第701页

勒胡马[校对版] 赤军 2184 字 2022-10-23

这属于军政范畴,理当由张敞回答。然而张敞曾任祖逖长史长达七年之久,为其统筹粮草物资,祖逖入职枢密使后,接替祖约任豫州刺史,今年年初才刚返回中朝,主掌兵部,于部中事务尚未理顺,因而被迫转过脸去,注目侍郎杨清。

杨清倒是长期负责兵部的器械、物资,跟随兵部从枢密省转去尚书省——根据新规定,兵部及下属各司主官,皆命文职,副官则文武皆可——事务娴熟,经验丰富,就此代替尚书回答道:“臣等有负陛下所托,巢湖水师,恐怕尚不敷用……”

他说一则国家用兵的重心,才刚转向南线,此前对水师的人员、物资补充不够,导致虽经数载,大小船只仍然不足百数,其中楼船仅仅三艘而已——估计是武昌水军的四分之一。其次是无论造船工匠,还是合格的水兵,都比较难以招募,因而即便加大投入,相信在三年之内,都很难在数量上、质量上,得与敌军相拮抗。

当然最重要的,是缺乏合格的水师将领,光靠那半吊子卫循,根本就不行啊——“卫因之督造战船、筹划物资,勉强可用,至于率师御敌,恐怕难当江南下将,况乎王敦啊?”

——王处仲虽然也是北人,终究他南下已经十来年了,独镇柴桑、武昌也有个五六年,该怎么打水仗,肯定早就练出来了呀。

“是故以臣等预判,今日之巢湖水师,用陛下所授大拍杆,或可出濡须口,抵挡武昌方面等量舟船,但若王敦倾军东下,恐怕难以阻遏三日,便将溃败……”

裴该闻言,微微一笑道:“卿之估判,仍嫌乐观了些。”

想当年曹操在玄武池训练水军,然后气势汹汹直下江南,打荆州主要靠的是陆军,以及刘表过世导致荆襄分裂,而轮到打东吴的时候,却仍被迫要启用蔡瑁等人统领的荆州水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池塘湖泊里的水文状况,跟大江大河可是截然不同的啊,就好比江河与海洋也不同,江船不能入海作战,则湖泊里练出来的水兵,又怎么跟正经江上水军交锋呢?

再者说了,虽然江南近十年来并无大规模水战,终究武昌水师纵横江上,调运物资、协助剿匪,经验是很丰富的;巢湖水师未经一战,纯属闭门造车,若是真在水面上遭逢了敌手,必致手足无措啊。

光在船上立些大拍杆就有用了吗?一则拍杆拉扯、转动不易,且难以取准,二则拍杆只能装备在大船上,而目前巢湖水师可装拍杆的楼船仅仅三艘……恐怕到时候拍杆最多凿穿敌军一两条舰船,而敌方水兵就已然汹涌登舷入舟了吧。

沉吟少倾后,裴该终于缓缓说道:“水上交锋,唯有陶士行可任……”华军中高级将领之中,也就只有陶侃有水战经验了吧,看起来必须得把他从益州调到巢湖去啊。

正如郭默所说,只要能够击败,或者哪怕仅仅是封堵、迟滞武昌舟师东援,华军主力便有望渡过长江,直逼建康城下,而是否要从巴蜀以大船临江,其实意义不是很大。

巢湖作为水师基地,别无二选,不仅水面广阔,而且有濡须水可直通长江,只要能出濡须口,便可拦截柴桑、武昌方面的舟船东援。当然啦,你首先得拦得住,其次须防王敦先期派船堵住濡须口——最终还是打得赢打不赢的问题啊。

不管怎么说,巢湖都已经有一支成型的舰队了,巴蜀水师则还是纸上预案,则将陶侃调去,指挥长江中游的水上战斗,比他留在益州要有用得多。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陶士行,也不可能凭空变出舟船来,更难招募到更多合格的水师将兵,无论造船还是练兵,皆非一朝一夕之功。难道真要如许柳所说,期以三岁,再伐江南吗?这时间也未免太久了一些啊。

看起来除了拍杆之外,还必须新“发明”些水战利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