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三更合一)

“我现在派人送你去世子身边,让他护送你回京。小娘子,你最好多祈求菩萨,如果是恪王打开城门迎接你们……”承平侯恨不得活撕了元若枝!

元若枝笑笑,想撕她的人太多了,恐怕轮不到承平侯府。

承平侯打发走了元若枝,叮嘱儿子身边的侍从:“千万,千万让世子小心这个女人,不要轻信她,看好她!”

随从带着元若枝去到世子身边,并且将话带到了。

承平侯世子看着眼前就来了一个小姐,两个丫鬟,头都大了,当即怒斩一匹马,血溅当场。

随从苦着脸说:“世子,您快带着人回京城吧!侯爷说,您一定要回去,侯府的安危现在攥在您手里了!”

承平侯世子无奈骑上马,带上余下平安无事的兵士,护送元若枝回京。

元若枝坐在颠簸的马车里,闭目休息。

玉璧和玉勾都很紧张。

元若枝小声说:“别怕,他们不过几十个士兵而已。”闻争烨留了聂延璋给的暗卫给她,如果她们需要逃走,还是大有机会。不过照现在的形势,跟着承平侯世子回京更好。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承平侯暴怒的情况下,没来得及跟余连告别。

来日方长……感激的话,以后有日子说。

-

闻争烨带着援军进城之后,恪王那边也知道进攻刻不容缓,魏锋程受命即刻攻城。

左先锋张士脸色灰白跟在旁边。

魏锋程整完军队,号令兵士:“进攻!”

上万的兵马架云梯,直冲德胜门。

而就在此时,他们后方又燃|爆起一颗信号弹。

德胜门楼上的兵士大喊:“都督刘襄带援军来了!都督刘襄带援军来了!”

恪王在营帐里听说刘襄带着十万大军,正从他们后方围过来,差点没站稳。

之前劝谏他撤退的幕僚继续谏言:“王爷,请即刻召回所有队伍,就近撤退!”

恪王竭力稳住心神,下令停止攻城,立即撤退。

魏锋程进攻到一半,就看到了天空中发出了撤退的信号。

他看看近在眼前的德胜城门,有些犹豫不决。

张士憋不住大骂道:“该攻的时候不攻,该撤退的时候不撤,你他妈的想死自己去死!老子不奉陪了!”

说罢,兵士就见他们的先锋竟然先落跑了!

这下子军心彻底不稳,上万士兵都慌了神。

这时候若军心溃散,凶多吉少。

魏锋程惊惧震怒,刚想下命令让人抓住张士就地处决,身后乌压压围过来一片大军,敌军高举替太子清除逆臣的旗帜,他们躲无可躲。

他高声喊道:“往后撤退,继续攻城!”

不搏一搏,焉知没有一线生机。

兵士们刚准备调头继续攻城,德胜门竟然主动打开,但迎接他们的可不是几百个金吾卫,而是由闻争烨带领的成千的英兵。

魏锋程受两面夹击,必死无疑。

他骑马原地打转,眼看前后敌军都在逼近,进退两难。

闻争烨身边将士高声喊道:“太子有令,不杀降军。放下武|器投降,恕尔等罪死罪!”

都督刘襄亦在大喊同样的话。

魏锋程手底下的兵士本就不是忠心效忠于恪王,不过是随波逐流,军令、主将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罢了。

顷刻间,成千上万的兵士一一放下了武|器。

德胜门大胜!

好消息传去其他八门,也有几支军队归降了。

刘襄与闻争烨原地整军之后,围剿负死顽抗的军队,又趁热打铁追击正在慌忙撤退的恪王余党,不过一日的功夫,恪王党羽死的死,逃的逃,眨眼间便败落了。

恪王最后一支援军,姗姗来迟。

来时便见恪王清君侧的旗帜都倒了,便也乖乖投降。

消息一路传去通州及各处外出的将士手中,所有大军随后会全部赶往京城,等待太子继位后重编。

聂延璋与朝臣们从暂用的军机处,挪回了文华殿。

这一场战事过后,后续要料理的事情还很多。

不过头一件,便是至今未来的朔州援军。

聂延璋吩咐说:“他们会来的,陈福,你亲自去守着,一旦承平侯父子带兵过来,即刻迎接入城。”

陈福都还没答应下,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守门处派了探子进宫禀道:“殿下,大同来人了!正在城门下,不过他们统共只有几百人和一辆马车。”

聂延璋起身问道:“马车?谁坐在马车里面?”

探子说:“元家小娘子。”

陈福一愣,这是怎么回事!

聂延璋丢了笔,风一样刮出去,大步走着的时候下令说:“随孤出去看看。”

陈福立刻跟上。

出宫的时候,聂延璋碰到了进宫述职的闻争烨。

聂延璋不熟悉大同情况,也不知道元若枝现在是什么境地,就让闻争烨陪着他一起过去。

闻争烨听说元若枝竟然坐马车回来了,也很意外,“殿下,我临走前,按您的吩咐,留了暗卫给她,别的事她就没让臣过问,还说她有万全之策。”所以他也并不知道,元若枝所说的万全之策是什么意思。

聂延璋眉头拧着,似笑非笑地说:“万全之策?”她一个姑娘家带两个丫鬟两个暗卫,和几百个兵士作敌手,还能有什么万全之策?她的胆子大得要上天了。

倘或承平侯这次带了元若枝过来当人质献给恪王……

他一定加倍还给整个承平侯府上上下下所有人。

聂延璋与闻争烨一同去了安定门城楼上。

承平侯世子就在下面,他眼见了聂延璋与闻争烨,又看到城楼上插满了穆国公、中军都督刘襄、恪王麾下主将等诸多将领带兵留下的旗帜,就知道恪王败了。

他开始庆幸父亲让自己带了元若枝回来,如果是带大部队回来,怎么辩解都没有用了。

但他又很担心,区区一个元府小娘子,能够让城门打开吗?能够让太子高抬贵手吗?

“微臣承平侯府长子林武,拜见太子殿下,臣奉父命护送元家小娘子回京,请殿下派人出来查验身份。”

承平侯世子就在楼下吼了这么一嗓子,他本以为聂延璋会一个小兵小卒出来查验,却没想到竟然是聂延璋亲自下城楼,身后还跟着穆国公府世子闻争烨,两个人急切的样子,似乎都只是为了马车里的那个女人。

聂延璋疾步走到马车前。

元若枝挑开了车帘,微微一笑。

聂延璋与后面的闻争烨愣住了。

元若枝不仅拖延了朔州的军队,还毫发无损地让承平侯世子亲自将她护送回来了!

元若枝唤道:“殿下?”

聂延璋凝视着她的脸,缓缓伸出手臂。

元若枝迟疑着把手放过去,附近人还很多,她其实是觉得这样牵手不妥……谁知道手刚给过去,聂延璋扯了她一把,竟将她整个人扯到他怀中,抱下了马车!

“殿下……殿下……快松开!”

元若枝被聂延璋紧紧地揉在怀里,胸口都很难受。

可他偏不放开,反而抱得更紧。

元若枝脸颊微红,只好在聂延璋耳畔小声说:“殿下再不放开,我要被人看个够了。”

聂延璋这才松开她,手却还搂在她腰上,勾着唇角笑说:“孤的妻子,天下人都该好好看看。”

元若枝低眉笑说:“我好像并未答应嫁给殿下吧!”

聂延璋不顾一旁有人,低头蹭过去,抵着她额头问:“不嫁么?大业岂不是后继无人了。”

好么,一句话就让她成了整个大业的罪人!心思够坏的了。

元若枝趁机推开聂延璋,打量他片刻,轻声说道:“殿下累瘦了。”

聂延璋见元若枝也瘦削了不少,喉结耸动着,低声说:“枝枝也瘦了。”

某个小家伙似乎听到自己的名字,在匣子里已经不安分地“吱吱”叫起来。

玉璧把吱吱放出来,递给元若枝,余光却偷偷觑了聂延璋一眼,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玉勾也受了惊吓,躲在车厢里屏息凝神,生怕被太子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

元若枝抓着吱吱交还给聂延璋,说:“就它还是胖的。”

聂延璋摸了摸吱吱的小脑袋,吱吱享受地蹭了蹭他的掌心,他说:“你再替孤照顾它一段时间。”

元若枝把吱吱重新放进木匣子里,转身跟聂延璋说:“我知道殿下后面肯定很忙,吱吱就留我这儿了。”

聂延璋握住元若枝的手,笑说:“是很忙,那你可愿意陪着孤一起忙?”

元若枝为难地说:“……殿下,许久没有回家,我想先回家。”

聂延璋体谅她思亲之情,便答应了。

元若枝又请求说:“请殿下暂且不要声张你我的事,等殿下忙完了再来照顾我不迟。”她跟他的事,家里人还一点都不知道,猛然说要进宫去……只怕家里人都吓坏了。

朝中留下的事情实在太多,抄家抓捕逆党逃犯、整军重编、处理日常朝政等等,聂延璋短期内腾不出功夫娶太子妃。

而且,他也并不想娶太子妃。

他要立中宫皇后。

聂延璋松开元若枝的手。

闻争烨走上前来。

元若枝过去福身行礼。

闻争烨笑笑说:“元姑娘,我送你回去吧。”

元若枝还没答应,聂延璋懒懒地开了口:“那便劳烦世子替孤送她回去了。”

闻争烨道:“不麻烦。”

聂延璋敛了敛眸。

“那就辛苦世子了。”

元若枝打断二人。

聂延璋轻哼一声,先一步走了。

闻争烨收编了承平侯世子带过来的几百个士兵,元若枝坐上马车,也一同进了城门。

承平侯世子茫然跟在后面,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

闻争烨亲自护送元若枝回家。

回去的路上,元若枝忍不住挑起帘子看经过战乱的街道,路上房屋还是烧毁了一些,处处都弥漫着血腥味儿,但是比前世的境况还是好了许多。

玉璧捂着嘴,干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