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某些作战行动中,“夏”级还充当了二级后勤保障舰的作用。
当时,帝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作战的舰队都有配套的后勤保障舰队。而这些后勤保障舰队里的后勤保障舰船往往会与距离最近的“夏”级会合,从“夏”级那里获得燃油与弹药,以便更迅速的返回舰队,为作战舰艇提供支持。
可以说,除了参加正面作战行动之外,“夏”级在战争期间几乎执行了所有的任务。
这也算得上是其能力全面的直接表现吧。
当然,作为由陆战队使用的舰船,战争结束之后,十二艘“夏”级中仅有四艘继续服役,其余八艘都陆续封存。随后,在几场局部战争中,“夏”级也频繁出动,成为了陆战队最为重要的后勤保障舰船。
因为帝国海军在战后仅保留了部分“周”级,并且让这些在二战期间建造的后勤保障舰船陆续退役,或者封存,所以一直服役到战后四十多年的“夏”级要比另外三种姊妹舰幸运得多。
海上天使——海军医疗船
与帝国海军,以及帝国海军陆战队的所有作战类,以及后勤保障类舰艇相比,海军医疗船既显得默默无闻,又显得那么引人瞩目。
战争初期,帝国海军并没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医疗船。
当时,大部分的伤员都由本舰上的医疗军官负责救治,陆战队的伤员则多半在前线战地医院进行急救,然后搭乘运输船或者登陆舰返回后方,再进行全面治疗。可以说,这种战地医疗体系既显得落后,又显得无赖。
据不完全统计,在战争的前两年中,至少有近三万名海军与陆战队的伤员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阵亡,或者终生残废。
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如果及时的救治伤员,成为了海军与陆战队的头号难题。
从很大的程度上讲,不管是海军,还是陆战队,都希望伤员能够及时康复。毕竟,康复后的官兵又能上战场,而且能够通过负伤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在战斗中发挥出远超过新兵的能力。
问题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战舰上不可能安放太多的医疗设备,也不可能编入太多的医疗人员,甚至无法设置足够的医疗舱室。毕竟,战舰是用来作战的,其每一个舱室,每一个人员都是为战斗服务的,如果设置太多的医疗舱室,安装太多的医疗设备,不但会增加战舰的建造成本,还会影响到战舰的作战能力。别说驱逐舰与巡洋舰这些中小型舰艇,就算是战列舰,也不可能拥有完善的医疗设施。
陆战队的情况也差不多。在抢滩成功之后,陆战队首先要投入更多的兵力以保证滩头阵地的安全。因此,在登陆作战中,医疗人员往往不能及时上岸,即便上岸之后,也只能用极为粗糙的手段,为伤员提供最简单的医疗帮助。前线战地医院一般要等到陆战队向内地推进,且敌人对滩头阵地没有威胁之后才会建立。另外,前线战地医院的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多重伤员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