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既败一仗,便急召曹仁率军从河内前往相助。如此一来,河内防卫空虚,他希望是勋能够继续骚扰并州,以牵制高幹,使其不得侵扰河内,攻击曹军主力的侧翼。也就是说,是勋盼着曹仁可以帮他扯住上党郭援,可是因为河南战场的局势改变,曹仁不但帮不上忙,反倒需要是勋相助一臂……
可恼啊!是勋相信,自己亲自率军突出河东,夺取太原五县的报告,或许才刚交到曹仁手上,而曹仁在此之前,就已经递出了这份公文了——他以为自己还呆在永安,遥控前线战事呢。自己报告交过去的时候,或许曹仁就已经率河内、河南两郡的兵马,东去增援官渡啦——既然是曹操下的指令,他就算接到了自己的信儿,也不敢掉头回来。而等到自己的报告再辗转交到曹操手中,曹操做出什么决断,那……那时候黄花菜都要凉了!
从太原五县到官渡,主副两处战场之间的距离超过千里,即便快马,也需要四、五天才能抵达,相互间不但很难联动,甚至一个不慎,就会象现在这样,各行其事,露出好大的破绽来。不错,自己既已深入太原郡,确实可以牢牢地牵制住并州军,不使其袭扰河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操的命令、曹仁的希望,自己是可以达成的。然而曹仁既离河内,上党郭援便再无后顾之忧,他可以疾速北上,与高幹南北夹击自己——要是再有郭援的一两万人从身后包抄过来,自己还能够守得住祁县吗?就算勉强守得住,也会变成一颗无法动弹的死子吧,到时候高幹大可留下六成的兵马包围自己,剩下四成兵马则南下收复京陵等县,进而……把整个河东都给端了!
这年月的通讯水平真是叫人欲哭无泪啊~~
想当日在淮南迫降袁术,是勋就曾经提出过,向袁公路索要信鸽和会养鸽、训鸽的人才,曹操自然采纳此议。然而这年月信鸽技术才刚产生不久,会者寥寥,曹操费了好大功夫,也才训练出三四只鸽子而已,必须用来把许都的消息快速传至前线——倘若河东、官渡之间也有信鸽,就不会捅出如今这样的大漏子来啦!
难道,我便只有撤退一条道儿可走了吗?
第二十六章、城头箭书
战争,主要拼的是实力,既包括军事实力也包括政治实力,而不能过多寄希望于什么奇谋妙计。比方说原本历史上袁绍的失败,必须在正视其军力占优的前提下,同时也注意到他内部政治格局的腐朽,要不然就不会有许攸降曹;而曹操的胜利,在考虑到曹兵数量居于劣势的前提下,也不可忽视其内部的团结一心和军队素质相对较高——五千军奇袭乌巢,被敌人逼到身后仍能顽强作战,直至攻入垒中到处纵火,估计袁军就很少有部队能够做到这一点。故而官渡胜负,源自于总体实力的对比,而不是简简单单地一条烧粮之计。
而就目前在太原南部五县的战斗来看,是勋各方面全都居于明显的劣势,又何来妙计可以挽回?首先是兵数不足,其次是初得五县,人心未附,并且他要以河东一郡对敌并州一州,前有高幹,后有郭援,在既没有外援,河内曹仁又指望不上的前提下,就算天降诸葛孔明,那也难有胜算啊!
除了撤退,还有第二条道路可走吗?
召集将吏们商议的结果,也是如此——终究包括曹性在内,目前是勋的部下之中并没有疯子。然而问题在于,该怎么撤呢?
高幹亲率两万大军来攻祁县,对于祁县城本身的防御力,无疑他要比初到贵地的曹军清楚多了,即便不计伤亡地猛攻,也不大可能在短期内便即攻破城壁,收复城池。所以高幹一定会寄希望于上党郭援的从后夹击,在郭援尚未抵达的时候,他一定会希望能够牢牢地牵制住是勋,不使其全身而退。
包括此前派遣商曜来劝是勋退出五县,承诺不会追击,曹营中没人信高幹的话——要是追则必胜,傻瓜才不追哪。
所以是勋想在敌前撤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措置不当,就很可能导致全军崩溃。然而不撤也是不可能的,仅仅在高幹面前撤退,起码不致于全军覆没,要是等郭援从后面赶上来了,那时候想撤都撤不动啦,肯定会被包了饺子。
曹性的建议是,再守两日——根据距离和通讯来判断,郭援还不会那么快就来——等高幹先来攻城,然后他便率领麾下骑兵,找准一个合适的机会发起一次强力反攻,要是能够暂且逼退并州军,就有机会全师而返。张既曾建议召唤呼厨泉、去卑东进策应,但一来通讯联络很难保证同步,二来对于南匈奴也不可过于信赖,故而这条意见最终被否决了。
肯定要派人去联络南匈奴的,要是是勋撤了,他们不撤,就必然被并州军抄了后路。呼厨泉、去卑的死活,是勋并不在意,但他们在平阳等四县还留下了数万族人,要是主力被歼灭,甚至被迫转投袁氏,那几万匈奴人就会变成河东郡内巨大的隐患,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爆炸。因而,是勋虽然不寄望于呼厨泉前来相救,却也希望他起码能够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