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一阵沉默。强力控制固然能暂时压住场面,但群众的核心诉求——污染治理、损失赔偿、责任追究——并未解决,矛盾只是被强行按下,隐患极大。而且,过多依赖上级,也显得红星县缺乏独立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时,宋知远沉稳的声音响起:“郑书记,杨县长,我同意立即成立指挥部,也必须立刻向市里报告请求支持。但是,我认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迅速派出一位能够代表县政府、有足够协调能力和决断力的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充当一线指挥。”
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这个人选,必须能迅速稳定群众情绪,控制污染扩散,搭建起与绿水县、涉事企业、受害群众的对话平台,为后续处置赢得时间和空间。如果只是等待上级工作组,或者简单采取强制措施,很可能错失最佳处理时机,激化矛盾,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知远同志认为,派谁去合适?”郑国锋直接问道,目光锐利。
宋知远没有任何犹豫,清晰而有力地说道:“我提议,由李腾同志代表县政府,担任前线处置小组组长,全权负责现场协调处置工作!”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连李腾本人(作为工作人员列席记录)都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宋知远。
谢再兴立刻反驳,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李腾?他一个办公室秘书,虽然有协调经验,但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突发事件,他能行吗?这可是涉及跨区域、环保、维稳、舆情的多重压力!万一处置失当,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应该派更有基层经验、职级更高的同志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国庆也忍不住低声补充了一句:“是啊,李秘书毕竟年轻,这种场面……”
会议室里议论声顿起。谁都明白,这是一个烫手山芋,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处理好了,一战成名;处理不好,政治生命可能就此断送。
宋知远面对质疑,神色不变,语气反而更加沉稳:“我理解再兴同志的顾虑。但是,我认为,正因为事件复杂,才更需要像李腾这样的同志。第一,他长期在县府办工作,熟悉全县情况,协调各部门能力强;第二,他全程参与了灾后重建、产业园申报和审计工作,具备处理复杂问题和应对压力的经验;第三,他原则性强,处事公正,容易赢得群众信任。至于职级,县政府特派代表的身份,足以赋予他必要的权威。这正是一次检验年轻干部在关键时刻能否扛起责任、独当一面的机会!”
他最后加重了语气:“我相信李腾同志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这也是对他下一步是否适合担任更重担子的最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