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红星县的政治空气却因人事酝酿而显得燥热不安。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如同北疆袭来的寒流,以极其猛烈和残酷的方式,打断了所有的暗中较量和常规节奏,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强行拽离了人事安排的棋盘,投向了红星县北部与邻县交界的柳林镇。
危机的导火索,是柳林镇境内一家名为“丰泰化工”的市属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染料中间体,其污水处理设施因常年疏于维护更新,在一天深夜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大量未经充分处理、含有高浓度苯胺类物质的废水,直接排入了流经厂区的清水河。清水河下游不到十公里,便流入邻县绿水县境内,是沿途多个村镇重要的灌溉和饮用水源。
泄漏发生初期,企业试图隐瞒,只是私下组织抢修。然而,刺鼻的气味和河面上泛起的诡异彩色油膜,根本无法掩盖。消息首先由下游绿水县养鱼户发现大量死鱼而引爆,迅速通过电话和口耳相传,在两岸村民中引起巨大恐慌。
“清水河被红星县的企业污染了!”
“我们的稻田、鱼塘完了!喝水都不安全了!”
“找他们算账去!”
愤怒的绿水县村民,尤其是受损最严重的几个村庄,情绪迅速失控。上百名村民自发聚集,手持农具,沿着河岸向上游涌来,试图冲击“丰泰化工”厂区讨要说法。而柳林镇这边,沿河的村民同样人心惶惶,担心受到波及,更怕承担赔偿责任,也聚集起来,与前来“问罪”的绿水县村民在河岸地带形成对峙。双方情绪激动,推搡、辱骂不断,场面极度混乱,大规模群体性冲突一触即发!
更严重的是,这起污染事件迅速演变为敏感的跨界环境纠纷和舆情热点。绿水县政府方面反应强烈,分管副县长亲自打电话向红星县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立即彻查、严肃问责、全面赔偿,并威胁将上报市政府乃至省政府。省市环保部门的电话也接连追到红星县环保局和县政府。几家嗅觉敏锐的媒体记者,已经闻讯赶往现场。
消息传到红星县委,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县委书记郑国锋震怒,立即中断所有日程,召开紧急常委会。
会议室里,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郑国锋脸色铁青,一拍桌子:“乱弹琴!丰泰化工是市属企业不假,但它在我们的地界上!出了这么大的事,造成跨界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极其恶劣!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否则无法向群众交代,无法向市委市政府交代,也无法向兄弟县交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如何处置上。这起事件,敏感复杂,牵扯多方:涉事企业是市管,协调难度大;污染事实清楚,赔偿和治理压力巨大;群众情绪激动,维稳风险极高;还涉及跨区域协调和舆论应对。处理好了,是分内之事;处理不好,就是重大责任事故,谁也担待不起。
“郑书记,杨县长,”谢再兴率先发言,语气急促,“事态紧急,必须立刻控制局面!我建议,立即成立高规格的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县里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公安、武警立即介入,强制隔离冲突双方,防止事态升级!同时,立刻向市里报告,请求协调市国资委、环保局,责令丰泰化工立刻停产整顿,并派出工作组指导处置!”
他的方案核心是“强力控局”和“向上求助”,这符合他一贯强调权威和依靠上级资源的风格。赵国庆在一旁飞快记录,显然这是他这一方准备好的应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