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在宋知远、谢再兴以及低头不语的李腾身上来回移动。
郑国锋书记眉头紧锁,手指快速敲击着桌面,显然在进行着激烈的权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意味着现场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终于,郑国锋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做出了决断:“好了!时间不等人!就按知远同志的意见办!”他看向李腾,语气不容置疑,“李腾同志!”
“到!”李腾立刻站起身,心脏剧烈跳动,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在瞬间涌向头顶。
“县委决定,由你担任红星县处置柳林镇丰泰化工污染事件前线指挥组组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全权负责现场一切应急处置工作!你的任务是:第一,不惜一切代价,立即控制污染扩散,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第二,迅速平息事态,稳定群众情绪,绝对不允许发生大规模冲突;第三,搭建沟通平台,与绿水县方面、涉事企业进行紧急磋商;第四,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县里各部门、柳林镇党委政府,全力配合你的工作!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巨大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但在这关键时刻,李腾脑中闪过的是宋知远信任的目光,是自己多年来的积累和准备,是身后几十万红星县干部群众的重托。他压下所有的杂念和恐惧,挺直胸膛,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坚决完成任务!保证不让事态扩大,全力维护红星县形象和群众利益!”
“好!立刻出发!”郑国锋一挥手。
会议结束,众人匆匆离去。宋知远走到李腾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只低声说了一句:“沉着,冷静,依法依规,大胆处置!我等你消息。”
没有更多的嘱咐,但千言万语都已在这一拍和一句话中。
李腾深吸一口气,没有任何迟疑,甚至来不及回家收拾行李,只是给张薇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有紧急任务,去柳林镇,勿念”,便带着县委办的紧急派车命令和刚刚抽调的环保、公安、信访、宣传等部门的几名骨干,顶着秋日的寒风,乘车风驰电掣般向数十公里外的柳林镇驶去。
车窗外,景物飞速倒退。李腾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思考着抵达现场后的第一步、第二步……他知道,这是他职业生涯以来,面临的最严峻、最直接、也最残酷的一次考验。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硬仗,正在柳林镇等着他。而他,已经站在了这场风暴的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