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日三喜。

原为幽州别驾,素以刚正不阿、熟知幽州政务民情而着称,官声清誉,遍传州郡。

只因不满前任刺史郭勋之后的权力真空以及本地世家大族的相互倾轧、漠视民生,深感独木难支,才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寄情山水。

此次听闻凌云招贤纳士,锐意革新,欲重整幽州河山,故而出山,意欲将胸中所学,付诸实践,辅佐明主。

· 阎柔:一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显沉稳坚毅的年轻人,肤色微黑,眼神锐利如鹰。

他少年时曾有段传奇经历,曾被乌桓、鲜卑部落俘虏,却凭借过人的勇略、机敏与坚守的信义,非但未受虐待,反而在胡人中结交豪酋,积累了不少声望,后寻机率众逃归汉地。

他极其熟悉塞外山川地理、部落风情变迁,通晓胡人多种语言与其内部事务盘根错节的关系,是处理复杂边务、联络乃至分化拉拢胡部势力的难得奇才,堪称“塞外通”。

· 鲜于辅:幽州本地知名的豪侠,约三十许年纪,身形健硕挺拔,虎背熊腰,眉宇间自带一股凛然豪气。

他素以侠义闻名乡里,好打抱不平,在幽州民间及部分军中旧吏中颇有号召力,一诺千金,威望甚着。

此次是慕凌云威震北疆、连战连捷之名,以及其在朔方、涿郡推行仁政、抚恤百姓之实而来。

他的投效,对于迅速安抚新收复地区的人心、稳定地方秩序、招揽游侠豪勇,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田畴:一位年纪虽轻却已显沉稳的青年士子,举止从容有度,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睿智与洞察。

他年少时便以博闻强记、精通经史而知名于士林,更难得的是对山川地理、军政谋略有着独到的见解,常能见人所未见。

曾有人将其才学荐于朝廷,却未被当时昏聩的朝堂所重视,遂心灰意冷,隐居於徐无山中,观时待变。

此次被凌云招贤的诚挚恳切与北疆焕然一新的强健气象所打动,毅然出山,欲将平生所学,献于明主,以安天下。

凌云闻报大喜过望,当夜便在府内设下丰盛而不失雅致的宴席,亲自接见这四位贤士,与之纵论天下大势,剖析幽州政务边防利弊。

一番深入交谈下来,凌云深感此四人或长于内政梳理,明察秋毫;或精于边塞交涉,洞悉蛮情;或善于联络地方豪杰,安抚民心;或富于战略谋划,见识高远。

无一不是他目前搭建班底、开拓局面所急需的栋梁之材。他当即量才授职,毫不拖沓:

命齐周总揽代郡、上谷两郡恢复之全部民政,梳理赋税,安置流民,恢复生产;命阎柔专门负责边塞胡部之交涉、情报搜集与分化瓦解事宜,授予临机决断之权;

命鲜于辅负责安抚新附各地的豪强势力,整编可用之乡勇,维持地方治安,稳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