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主公,孔融又来了!”

府衙内。

蒯良与蒯越一同前来。

带来的却是个坏消息。

刘表满脸不耐,眉头紧锁:“这酸儒就不能消停些?子柔、异度,你们快想个法子,堵住他的嘴!”

蒯越冷笑:“孔融倒是有趣,袁术称帝他不劝主公讨伐,反倒让主公去许都,莫非是想趁曹操不在,搅乱朝局?”

蒯良也笑道:“大概他觉得曹操不忠,唯有自己才是忠臣。攘外必先安内嘛。”

刘表烦躁不已:“别笑了,赶紧想个办法打发他走,实在不行,找人宰了也行!”

蒯良摇头:“孔融名满天下,在襄阳已久,无故杀他,恐损主公声誉。”

蒯越沉吟片刻:“我倒有一计,既能送走孔融,又能给曹操添乱。若让他轻易灭了袁术,下一步必犯荆州。”

蒯越与蒯良皆是荆州士族,此地如今由刘表、蒯氏、蔡氏共治。

许都汉室如何,他们毫不在意。

在蒯氏眼中,曹操与袁术皆非善类,无论谁胜,都会觊觎荆州。

最好的局面,便是让曹操与袁术相持不下!

而眼下局势,稍有见识者都看得出袁术已是强弩之末。

一个只会掠夺的袁术,看似势大,实则外强中干,败亡在即。

刘表见蒯越已有对策,急忙追问:“异度,快说!我实在受不了那孔融了!”

蒯越冷冷一笑:“主公,宛城太守张绣,其叔父张济曾护送天子。当年天子东归,三百公卿死伤殆尽。”

“不如让孔融去宛城,再令张绣以‘为亡故公卿复仇’之名,趁曹操征讨袁术时攻打许都。”

“无论成败,死的都不是我们的人。”

刘表欣然赞道:“异度果然妙计!公卿折损大半,明眼人皆知有异,只是余者得了好处不愿与曹操为敌,故而无人声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融若知此事,定与曹操势不两立。张绣若再出兵,孔融必会起兵讨伐许都。”

“听闻天子对曹操深信不疑,孔融举兵,二人必有一亡。死的不会是曹操,那就只能是孔融了。”

“孔融一死,既可泄我心头之恨,又能让曹操背负杀害名士的恶名。待关中公卿遇害的消息传开,曹操还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若敢用圣旨压我,我便起兵清君侧!”

此时的刘表尚未昏聩。

单骑定荆州,贤才云集,拥兵十万,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岂会畏惧曹操。

蒯良含笑附和:“主公英明!荆州有长江天险,主公又是汉室宗亲,无论是董卓、李傕郭汜,还是如今的曹操,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

果然不出刘表三人所料,孔融得知关中公卿遇害的隐情后勃然大怒。

虽然早有疑虑,但苦于没有确凿证据,许都的公卿又众口一词称赞曹操忠义。

刘表不知从何处找来一个自称是某公卿门客之人,按照蒯越设计的说辞,将关中之事添枝加叶地讲述了一番。

孔融深信不疑,恨不得立即提剑杀往许都。

随后。

刘表又在孔融面前佯装为难,声称长沙张咨心怀异志,荆南四郡不稳,无法出兵许都。

但宛城张绣可随孔融一同讨伐许都。

孔融虽有不悦,但见刘表掩面而泣,也不好再强求兵马,于是接过调令,当日便单骑前往宛城。

出兵许都?

张绣反复查验刘表的调令,心中存疑。

孔融见张绣怀疑调令真伪,虽感不快,仍耐心劝说道:张将军从关中来,想必也知曹贼在关中排除异己,残害两百余位公卿之事。

知将军曾护送天子东归,必是忠义之士。待救出天子,定当厚加封赏。

我孔融身为海内名儒,岂会伪造调令诓骗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