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7

周瑜娓娓道来,不驳陈宫之策,反以其计佐证己谋。

温润如玉,胸襟似海。

这番春风化雨般的劝说,终令孙策眉间阴霾尽散。

“公瑾妙计!”孙策击掌而笑,豁然开朗:“若袁术得胜,我这把刀便无用处,届时莫说霸业,只怕父仇难报。”

“就依公瑾之言,我当上表归顺汉室, 征讨袁术残部,曹操断无拒绝之理。”

“只是,还需有人前往曹操军中劝说才行。”

周瑜见目的达成,从容起身:“伯符,我推荐一人,必能向曹操阐明利害!”

孙策欣喜道:“公瑾快说,是哪位贤才?”

周瑜答道:“此人乃下邳人士,姓鲁名肃,字子敬,性情豪迈,酷爱读书,擅长骑射,更精通谋略,实乃当世奇才!”

孙策笑道:“公瑾身边有此等人才,却迟迟不引荐于我,该罚酒啊!鲁子敬现在何处?”

周瑜浅笑:“伯符要罚酒,我自当领罚。子敬现居居巢,还需伯符亲自前往相邀。”

孙策立即起身:“既是贤士,自当亲往相请。”

周瑜轻抚琴弦,眼中含笑。

“待子敬建功,陈宫之计便不足为虑了。”

“有周公瑾在此,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谁能伤伯符分毫?”

襄阳。

自刘表单骑入荆州,联合蔡、蒯两大士族,已统治荆襄六载。

虽为文弱书生,但刘表身为汉室宗亲、景帝之子鲁恭王后裔,又是名士圈中赫赫有名的之一。

荆州宗贼盘踞,然有蒯越、蒯良出谋划策,加之蔡、蒯两家势力支持。

南郡、江夏郡、章陵郡、襄阳郡相继落入刘表掌控。

此后。

刘表与袁术交恶,出兵夺取原属袁术的南阳郡。

长沙太守张咨见刘表势大,忙于巩固自身势力,遂名义上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归附刘表。

虽去年南阳生变,关中张济诛杀刘表所任南阳太守,但张济急功近利终致身亡。

张绣见张济身亡,采纳贾诩建议,主动为刘表镇守门户。

刘表见有人自愿守门,当即任命张绣为宛城太守。

至此,荆襄九郡尽归刘表!

坐拥荆襄九郡,又是汉室宗亲,刘表对许都的刘协自然不甚在意。

但刘表亦非刘焉,无意自立门户。

刘表所求甚简:无论皇帝在谁手中,莫来招惹刘表即可。

这六年间,刘表又迎娶蔡瑁之姐蔡夫人。

虽蔡夫人非初嫁,刘表并不在意,联姻之事,何须计较初嫁二嫁。

蔡夫人自知不能为刘表生子,却厌恶长子刘琦,遂将侄女许配给幼子刘琮。

豪门联姻,关系向来错综复杂。

然刘表近来遭遇烦忧。

不知是谁多事,竟将孔融引到了襄阳。

孔融一到襄阳,便劝说刘表同赴许都,匡扶礼法,制衡曹操,助天子亲政。

刘表心中厌恶至极,如同吞了 一般。

去许都?

还匡扶礼法?制衡曹操?

这孔融脑子里莫非灌了泥浆?

可偏偏孔融是天下名儒,满口忠君大义,刘表不得不强颜欢笑。

毕竟孔融占着大义名分,刘表总不能公然蔑视天子刘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