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良一眼也瞥见了他。这一照面,日后再想装糊涂,可就不容易了。宋少轩肠子都悔青了,何必急在这一时?招牌的事,不还早着么……
“甘雨,你怎的到此地来了?”方家良这一声喊,宋少轩自知躲不过,便上前拱手一揖,含笑道:“今日特来寻林公子,想劳烦他替我题一块招牌。”
“这有何难!”林公子应声走来,“不过是举手之劳,宋先生太客气了。”
“有劳林公子了。宋某不知现今润笔是何行市,略备了些薄礼,还望笑纳。”宋少轩将手中礼物奉上,“待匾额制成,另当备礼致谢。”
“嗐,不必这些虚礼。走,同去万记瞧瞧,那边装裱、制匾最好,先将你的事办妥。开业是大喜事,该当我们道贺才是,怎好反收你的礼?”
林公子婉谢了他的心意,引着他往前去定制匾额。三人行至万记,说明来意。
掌柜笑容满面,连声应承:“制匾自然不成问题。不知几位要什么尺寸?是整板还是拼板?清水还是浑水?”
宋少轩一时茫然,望向方家良,低声道:“老师,这该如何是好?”
方家良心下明白,知他全然不谙此行规矩,便代为开口:“掌柜的,是做商匾,自然用整板。若有陈年杉木是最好,方能经久。就照常例做浑水吧,黑底金字。二开间的门头,取中而悬,三尺足矣。”
言罢,又转向宋少轩问道:“铺中原有的旧匾可要补色?不妨就留在此处,一并处置。”
宋少轩略一思忖,点头应道:“那就补个色,权当留个念想。”
掌柜于是引他们拣选木材,随后取出纸笔请题字。林公子挥毫写下“老裕丰”三字,笔力遒劲。掌柜拱手笑道:“成了!待匾制妥,即刻通知来取。诚惠三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