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青年似乎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样貌颇为英俊,脸上透着自信,对旁边行人的嘲笑和冷嘲热讽视若无睹,全然不当回事。
刘琦迈步走到了那青年人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会,道:“某家刘琦,乃是荆州牧的大公子,听闻先生在此高声吟唱,特来相询。”
那人见了刘琦,急忙作揖:“学生徐福,见过刘使君,不想一时无奈当街唱诵的粗鄙之言,竟劳使君亲自询问,着实惭愧。”
徐福?
刘琦闻言笑了,这个名字倒是有些意思。
“先生的名字似让我想起了一位古人,暴秦执中原之时,秦帝嬴政派了一个人带数千童男童女东向出蓬莱寻找仙岛,去求长生不老之药,那个人似乎就是叫做徐福。”
徐福拱手一礼,道:“此徐福非彼徐福也,秦时的徐福不过是一方士,乃是为秦帝寻治寿之良药,汉时的徐福只是一普通士人,虽也懂些方子,却不能为使君治寿……我只有良方,替使君治天下,不知君可愿纳否?”
刘琦闻言笑了。
他一伸手,道:“既如此,请先生上车。”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典韦和张允的再次合作
刘琦一看到这个青年的时候,就大概能够猜到对方的身份。
很明显,对方这是有备而来的,他是故意想要用这种方式引起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自己猜测的没有错,这名操着和荀攸一样口音的青年,应该也是南迁学子中的一位……估计是上一次在诸子论经的场合中,听到了自己的发言,故而有心前来投奔的。
按道理来说,东汉末年的英杰之士中并没有一个叫做徐福的人。
但是刘琦偏巧知晓,这个徐福年轻时曾在家乡杀人,后来和同乡人石韬一同南迁来到荆州躲避战乱,并在今后的日子里结实了好友诸葛亮,崔钧等人。
这个人在荆州生活期间后来改了名字,叫做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