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南原。
虽然蓟州总督赵光捔登耄齑葻r却没有搬到蓟州城中,而是一直住在蓟州南原的大营中。清晨巡视全营,中午和夜晚都是和千总以上的将官一起进餐,鼓励众军士气,而对于玉田的战况,而是时时关注,不管何时,但是有关玉田的军情,都要立刻送到他面前。
“建虏十万大军正在猛攻玉田,入夜也没有停止进攻……”探马最新的军报。
朱慈烺脸色凝重的点头:“知道了,再去探。”
“是。”
探马抱拳行礼,反步退出。
朱慈烺在帐中踱步,唐亮拨旺了炭火,见烛火不甚明亮,又添了一根蜡烛,端进羹汤之后,发现太子的帅案上摆满了军报,于是就稍微整理了一下,而最上面的并非是军报,而是詹事府刚刚送来的一封文书,下面的署名,臣黄道周四个字清楚可见……
“自我大明开国以来,国本都以养德为最重,军国政务,虽可涉及,但绝不可越过陛下和内阁,干预大政。”
“殿下剿灭中原流贼,此番又代天巡狩,抵御建虏,歼灭建虏三万,生擒阿巴泰,声望正旺,天下人无不敬仰,何苦做这种不礼不敬之事?”
“若是有佞臣进言,臣请斩此人!”
“殿下执意用阿巴泰换洪承畴和祖大寿,并先行将祖泽润放回,此举置国法人伦于何地位?置陛下与众臣工于何地位?煌煌史册,又当如何记载?”
“改弦易张,犹未晚矣。”
“臣肺腑之言,望殿下三思。”
原来,这是一封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写给太子的劝诫疏。
太子试图用阿巴泰换回洪承畴和祖大寿之事,当日崇祯帝召集内阁和六部重臣商议此事,震惊之下,当时殿中群臣并没有太激烈的表示,毕竟他们都是六部尚书侍郎,爬到这个地位,都有相当的历练和城府,在皇太子声望正隆,皇帝陛下态度不明的情况下,他们都不会轻易表态。
不过事情传出去之后,下面的小官就一片哗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