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号令,正在攻城的汉军旗蒙古旗和八旗兵都是如逢大赦,潮水般的往后退却……
城头一阵欢呼。
血战了一天,一身是血,已经非常疲惫的阎应元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转过头,正看到李岩站在墙垛边笑,白衣上,沾着敌人的点点血迹,脸上满是畅快之色。对李岩来说,今日击退建虏的荣耀,已经超过了去年他为李自成出谋划策,攻占河南的辉煌。杀官军杀的再多,也远不如抵御外虏来的痛快。
红娘子站在李岩身边,同样面带微笑,天底下,她是对李岩最了解的那个人,李岩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像是感觉到了阎应元的目光,李岩转过身,剑锋下垂,握着剑把,向阎应元一鞠。
阎应元两步走过来,肃然,抱拳深鞠道:“今日之功,阎某必请张县禀明朝廷和太子殿下,以为医官请功!”
李岩连忙还礼,淡淡道:“赎罪之身,焉敢见于朝廷?今日之战,李某不过就是尽了一个大明百姓的本分而已。当不起总头的大礼。”
“当的起!”
阎应元表情严肃,声音铿锵:“若不是医官,今日玉田说不定就失了。今日之战,将士们是首功,医官你是次功。”
阎应元是一个纯粹的武将,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虽然知道李岩流贼出身,曾经是李自成的智囊,在开封之战时,给官兵找了不少的麻烦,现在担任医者,其实还是一个有罪之身,但就今日之战来说,若非李岩忽然带人携带一面面的盾牌冲上城头,压住八旗兵,西北角城墙怕就要失守了,因此,他对李岩的感激是真心实意。
李岩颇为感动,他年纪虽然不大,但阅历却已经很丰富了,从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变成阶下囚,再变成了李自成的智囊,再然后又变成太子的阶下囚,其间,他见了无数人和事,但阎应元的赤诚,却是他从来都没有遇见过的,于是不再多言,只抱拳深深回了一礼。
阎应元转身离开,急急去巡视城头防务,查看城墙受损和士兵伤亡的情况,以备明日再战。
李岩和红娘子也下了城头,已经是子时,寒风刺骨,但两人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寒冷,大战过后,到处都是哭声,亲朋哭好友,父哭子,弟哭兄,更有无数的轻重伤兵急需要救治,作为医者,他们的任务重的很。
两人疾步匆匆回到救护处,红娘子直奔女医室。
一场大战下来,不但男子青壮,就是健壮的妇人也有很多受伤,建虏四面围攻,男子青壮负责守城,城中女子青壮则是担负起了所有后勤的重任,士兵们的饭食,桐油箭矢,乃至每一块运到城头的砖石,都有她们的功劳,而建虏不停向城中发射的火炮和箭矢,妇人们受伤颇多,此时都正等待医治。
红娘子掀帘进入女医室,火把光亮之下,受伤妇人嘤嘤哭泣之中,她正看到一个穿着素衣的年轻女孩正在帮一个妇人包扎伤口,虽然是单手操作,但女孩动作甚是熟练,三下两下就帮妇人包扎好了伤口,临了还轻轻说一句:“三日之后,再来换药……”就在妇人千恩万谢之时,女孩又转向了下一位……
原来她也会医。但不是正式的医术,只是江湖医,不过就包扎伤口来说,江湖医比医官更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