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还死不了。”郑宽如是说到,但还没等所有人宽心,他又补充道。“就算死,也不能死在日本,五哥想来临终时也是这么想的吧……”
既是拗不过郑宽,也是一早就想离开长崎,郑克寅他们很快就做好了搬家的工作,也亏得如今郑家家徒四壁,没有什么要准备的,最多也就是几件换洗衣物而已,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等到女眷和小辈都上船了,郑克寅便去找那个唐校尉商议借车的事情,结果唐某人直接找到了因为晕船而不得不在长崎奉行所修养的织田信春。晕晕沉沉的织田信春一听是这等简单的事情,当即下令让长崎奉行所予以协助。为了巴结这位高家,长崎奉行便征召了一辆免费的牛车很快便把动弹不了的郑宽送上了船。
且不说在信报船上,郑宽怎么召集郑裕几人商议回国后面谒郑克臧时的说词,这边唐校尉找到田川七左卫门:“田川老板,如今几位国宗已经安全上船,田川家也就没有了牵挂,是不是可以一起撤离长崎了。”
田川七左卫门考虑了一会,再度拒绝道:“戴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领了,虽然不必守护郑君几人,但田川一族毕竟是日本人,对于华夏攻打日本也是一样难以接受,更不要说去国前往华夏了,所以恕我不能迁族同行。”
唐校尉遗憾的点点头,便欲离去,但田川忽然唤住他:“唐校尉留步。”
看着有些奇怪的对方,七左卫门慢慢开口道:“在下是希望两国和睦的,所以不希望战事继续进行下去,但是总有人想扩大战事,捞取好处,所以。”
田川沉吟了片刻,还是下了决心:“据在下所知,萨摩藩响应将军征召令,正在调集兵马,不日将渡海前往本州……”
对于田川的复杂表现,唐校尉很是不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向七左卫门道谢:“多谢田川先生指点,下官知道怎么做的……”
第489章 和约与后手
华夏武成三年十月初七,华夏水师在丰后水道成功伏击了鹿儿岛藩、佐土原藩(注:萨摩藩的支藩)、高锅藩、饫肥藩的勤王联军。是役,四藩损失大小船只八十余只、六千多武者、足轻殒命海上,更有二十余只粮船为夏军截获,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船侥幸逃脱。
消息传到甲府,幕府上下惊惧异常,再加上从和谈三使者处得知夏军又分批开来数千援军的情报,将军纲吉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于是,华夏武成三年、日本元禄十四年十月十七日,两国正式签订《夏、日辛已通商条约》(日本称《日、夏元禄十四年通商条约》)以取代幕府之前颁布的《元禄日夏贸易式样》。
《夏、日通商条约》一共七条,其大致内容为:
甲、华夏与日本正式建交,幕府同意华夏在江户驻留国信使;
乙、日本开放平户、长崎、马关、美保(松江)、舞鹤、今治、神户、津岛(名古屋)、横滨、石卷、秋田、酒田、新泻、轮岛等十四处通商口岸;在各处通商口岸,华夏有权设立驻泊鸿胪使(领事)以协调夏日贸易冲突及其他事务;幕府将在各处通商口岸划出足够的商用地以供建立驻泊鸿胪使馆、商人会馆、商铺、货栈、酒肆及住宅区;幕府允许华夏方面在通商口岸雇佣日本人服务,并允许被雇日本人自由出入日本,唯切支丹教徒进入日本需经幕府同意且不准其在日本长期逗留;幕府允许华夏在商用地内设置巡检司、施行华夏律法,商用地内发生的民事、刑事由华夏方面审理;幕府保证华夏商人在通商口岸的人身、财产安全,但华夏商人不得随意进入距离通商口岸一日本里以外的日本内地;
丙、日本承认津轻海峡以北诸岛为华夏国土;日本移交原名福江藩的五岛列岛予华夏国;两地领主的损失由幕府自行安抚与华夏无涉;
丁、应华夏国所请,幕府破格授予田川七左卫门十万石大名家格,并改易对马宗氏,由田川氏入主对马列岛,负责日本与朝鲜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