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页

此时的华东远洋运输公司,已经做好了与欧美船运公司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的准备。

所以才强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只要保持当前的技术优势,华东远洋运输公司在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当中才能保证不亏损,或是比欧美船运公司亏得少。

从当前中华民国、美国、英国的造船业来看,显然三个国家将展开激烈的竞争,但是英国绝对是最先出局的。

因为英国没有血拼的底气,而且英国当前的远洋商船吨位普遍只有一万多,上两万的基本还没有。

只有美国才有血拼的底气,而美国造船技术也是不错的。不过美国在船舶技术研究上的投入不如中华民国,所以技术也开始全面落后。

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中华民国的远洋船运业可以有更足的底气与美国船运业抗衡。

中国船运业不仅在吨位、燃油利用率上有优势,而且就连燃油供应价格都更低,这自然是炼油业效率的问题。

各方面的优势综合在一起,中国船运业成本要比美国低上一大截,盈利也极为丰厚,尽管战争结束后,盈利下降了40,但是那种超暴利价格也就是战争时才碰得到。而和平时期,这样的海运价格同样有大量的盈利。

这样的盈利,主要就是靠超高的效率来实现的。

一艘三万吨排水量的商船,只需要三五名水手就搞定了,这三五名水手相比全年的营业额来说,就是九牛一毛。真正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燃油和制造、维护上面。

维护并不要花太多钱,主要还是燃油的耗费和制造费用。

但是不管利润有多少,中华民国都是赚了。就算是只够保本都是赚了,因为保本的结果,就意味着船员就业岗位,船员们的工资也都是从运输客户身上出的,相当于是从其他国家身上赚到工资。

另外,造船业被带动了,炼油业也被带动了。船只维护方面,也能创造一批就业岗位。

就算是华东远洋运输公司亏损一部分都能够支撑,因为虽然是亏损了,但实际上保住了造船业、炼油业等产业的利润。

不过华东远洋运输公司只要保持当前的优势,并深化管理,基本上会亏损的时候,欧美船运业已经亏损得扑死一大片了。

这场远洋商船制造的赛跑,显然中华民国才是耐力最强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