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上校是个带书生气的小个子,不时咳嗽,不断从一只小纸盒里拿药片吃,在康普顿发的文件边上写速记注解。康普顿正在答复劳伦斯信中的问题:能不能制造巨型电磁铁?如果能,大约需要多少钱多少时间?劳伦斯总能用简单方法和特殊手段说服别人,所以有的科学家喜欢他,有的科学家恨他。
可以把铀的一条电离子流在磁场中进行分离,产生铀235,这种方法康普顿对维克多·亨利提过。已经有一种实验工具光谱仪可以做到。劳伦斯想制造巨型光谱仪,取得足够数量的铀235供军用。巨型光谱仪制作需要巨型电磁铁,使其保持稳定的磁场,电压细微变化,就会抹掉u235和u238之间离子流的极微小差别,这是关键所在。
康普顿说出交付第一台电磁铁的可能日期,及造价大致范围,委员会成员面面相觑。
“当然,材料供应要求绝对优先权。”康普顿提醒与会众人,说完便坐下了。劳伦斯从眼镜后面冲他微笑。
“好吧,还算有希望。”利曼·布里格斯摸摸领带。
“当然,价钱纯粹属于幻想范围,根本不现实。”海军上校插嘴。
“康普顿博士,有个问题,通用电气公司来人,西屋电气公司递来报告,设想时间要两倍多,价钱不止两倍,而且还把使用性能大大降低了。”阿瑟·康普顿耸耸肩,“有可能。”
“为什么我们要相信你而不相信他们呢?”托马斯上校哑着嗓子说,随手从小盒里取一片药片。
康普顿清清嗓子,“上校,电磁铁是个比较狭窄的专业,我则是这方面权威。我曾在西屋公司工作过,很明显,西屋公司和通用公司并不专业。德国人走在我们前头,我到过德国,了解过德国的电磁技术,进口过德国的镍合金线。尽管我没去过中国,但相信中国已远远超过我们,包括德国人,或许他们的原子武器很快就会进行试验。”
阿瑟·康普顿提到德国,桌子周围的人悻悻不已。当提到中国远远超过各国时,人们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起来,毕竟中国是美国的敌人。刚止住咳嗽的托马斯上校,气急败坏的提出问题:“德国人和中国人都走在美国前头了吗?具体在哪方面,先生?”
“任何方面,说明白一点,就是制造这种炸弹方面。”康普顿抽了口烟斗。
“从德国人最近表现的自信看来,前景并不乐观。至于中国,从37年起,中国科学杂志上,就再也看不到原子核物理学术报告,曾活跃于世界学术界的大量中国科学家消失在公众视线中,足以证明,中国人早在37年,就展开了原子炸弹的研制。我个人相信,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而我们……只是在这里空谈。”
“我同意,为什么我们不干起来?委员会只会空谈。”凯勒赫坐直身子,紧皱眉头,“我不是科学家,我不敢说我对这种未来武器十分相信,但是如果他们在干,我们就得赶快。直接到总统那里,要钱要命令,我保证海军会支持委员会。”
布里格斯吓的举起一只瘦手,“上校,总统有更紧迫的事,都需要钱、需要做。”
“我不用意。”托马斯摇摇头,“有什么比可能落在美国头上的炸弹更紧迫?”
托马斯声音刚落,布里格斯立即反驳,“上校,一切不过是理论,要达到实用,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