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中国人。”阿道夫·迪尔讲话结束后,希特勒冷冷地回答。
“元首,无关喜欢,中国很强大。”刚从中国返回的迪尔耸耸肩说。与赫尔穆特·贝尔曼一样,他属于圈子里的“老人”,早在1933年前就跟随希特勒,是希特勒的旧友。
用火钳拨弄木炭的希特勒站起来,身上依然穿着下士军装,与他的同事、朋友胸前挂满耀眼的勋章不同,他仍然只戴一枚徽章,普通的、士兵戴的铁十字章。
“当然,这无庸置疑。”希特勒喝了一口清茶,客厅里的客人马上意识到,不论他们是否愿意,元首将开始新的演讲。
“我不喜欢中国人,他们和犹太人一样。”希特勒的声音显得尖厉,显然忘记,在十年前,他曾经在体育场向德国人宣称“只有三群人理应统治世界,一是日耳曼人、二是盎格鲁·萨克森人、三是东方汉族。世界上,只有盎格鲁·萨克森人及东方汉族可以与日耳曼人相媲美。”
“中国崛起,不是因为善战,而是像犹太人一样善于钻营。一战时,与英法结盟却又与德国眉来眼去,用低劣、廉价的商品从英法德换取金钱,中国人没有道德感,唯有利益。甚至不惜出卖灵魂,向奴役他们的劣等民族弯腰。汉族曾经是优等民族,但那是明代前,现在的中国是一群被劣等民族同化、腐蚀,堕落的劣等民族,高贵血统已完全被玷污。”
客厅内,严禁吸烟,也没有酒类,只有咖啡和茶。穿制服的党卫队员穿梭其中添加饮料。元首演讲时,陆军元帅凯特尔显得疲惫不堪,要不断完善春天计划,并进入倒计时,疲惫免不了,而演讲加剧了倦意。
“但中国人仍然是最优秀的黄种人。”迪尔强调。
中国人是最优秀的“有色人种”,这是普世公认的事实,他们曾创造了世界上最璀璨的文化,或许没落了,但短时间内,却又重居世界强国,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但的确达成了目标。
“黄种人?即便最优秀的黄种人,也是劣等的下等亚洲民族。”新闻局局长奥托·狄特里希提醒阿道夫·迪尔。
十八世纪末,当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全面了解了华丽而停滞的东方帝国后,黄种人的骄傲中国已不再令欧洲感到恐惧。随后百年中,更坚定了白种人对包括黄种人在内的有色人种的歧视,和对自身优等的肯定,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所有欧洲人,都相信上帝赋予白色人种统治其它劣等有色人种的职责。
相信归相信,事实归事实,日本、中国先后奇迹般的崛起,先后击败白种人不可战胜的神话,终结了白种人的优越感。但神话至今仍然影响很多白种人的思维,“劣等的有色下等民族击败俄罗斯帝国海军、击败英国皇家海军、击败美国海军。”尽管是坚定的国社党党员,阿道夫·迪尔仍然忠于事实,用事实反驳奥托·狄特里希的“劣等论”。
争论打断了希特勒的喋喋不休,使沉闷的客厅气氛活跃起来。出人意料,面对客人的争论,先前强调不喜欢中国人的希特勒并没有制止,反而若有所思。
争论让希特勒意识到,中德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无论何时、何境,中德两国不离不弃。”二十余年的友好,民间交往水乳交融,德国国内存在大量亲华派,坚信中国不会出卖德国、背弃德国。
“中国比任何盟友更可靠。”一些德国人对此深信不疑。他们认为中德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真正友谊。美艳的爱娃·布劳恩突然打断众人的谈话,当希特勒接待至亲好友时,她肯定会出现在希特勒身边,但在希特勒与国防军高级将领或政府官员开会时,爱娃·布劳恩就会从希特勒身边消失,但现在,显然是好友的聚会。
“先生们,没必要为遥远的东方,争论不休。”伯格霍夫别墅的客人,知道在伯格霍夫别墅,爱娃·布劳恩拥有特殊地位。在这里,爱娃说了算,她打理房屋,负责日常生活。这里的女管家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