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页

相应的,负责中国反间谍工作的中央警署立即以破获6个德国间谍网,抓捕123名为德国情报机构效力的德裔、华裔间谍作为反击。每次间谍案发生,双方大使都会先抗议,称“对友好国家的污蔑”,但另一方面,双方并不会处决对方间谍,而会迅速在意大利进行间谍交换。

两国间微妙的关系,增加了特工人员的心理负担,施里蒂芬更是提心吊胆。1917年,移民美国的施里蒂芬一家乘“祖国号”再次移民中国,那时,施里蒂芬只有7岁,在美国四年记忆是痛苦的、不友好的。人生最愉快的时光在中国度过,10年前,22岁的施里蒂芬回到德国,在“所有日耳曼人都应为祖国效力”号召下考入军校,进入国防军参谋部。

尽管为日耳曼人而自豪,但施里蒂芬从未忘记另一个祖国。

“我们需要掌握德国国防军动向,确保特殊的时期,外交决策的方向。”日耳曼人,出卖日耳曼德国的决定是痛苦的,但施里蒂芬还是选择接受。自己是日耳曼人,同样也是德裔中国人,德国只给了自己血统,而中国却是自己真正生长的祖国。

“喂!”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道斯,你从莫斯科回来了吗?”

“不,我去了伦敦。”

“伦敦的大笨钟还响吗?”

“自由女神像手里的火炬灭了。”电话中的回答阴差阳错,施里蒂芬松了口气,暗号对上了,接电话的人定是鲍尔曼。

“威大叔或许会在4月上旬之前去拉达。”

“真的吗?谁告诉你的?”

“威大叔亲口所说。”

“好,我会通知他们准备礼物。”

施里蒂芬挂上电话走出电话亭,发动汽车离开地铁站时,街道上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有少数地方仍然遗留昨夜英美轰炸机轰炸后留下的瓦砾、碎木头、玻璃碎片、家具。柏林,日耳曼人的首都,不过日耳曼人的元首,却到了德奥边境奥巴萨尔茨堡山上的伯格霍夫别墅。此处,险峻的山峰和广袤的平原尽收眼底,风景独好。

伯格霍夫别墅是希特勒最喜爱的一所住宅,是供他沉思的隐居之处,在此处,他下达了入侵法国的命令。希特勒之所以特别喜欢这幢巨大的白色别墅,是因为它高高建筑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上的崇山峻岭之间。在高大宽阔的窗前停下,有种高高在上,站在人们头顶的感觉。

另外,在伯格霍夫,人们之间的关系温馨、谦恭,随和。早晨,客人在阳台上晒太阳,午饭后,便漫无目的的闲逛。来这里的人都和希特勒很亲近,有的带孩子,有的还带着狗。开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形式也比在柏林轻松。伯格霍夫另一边,一条崎岖的公路通向被伯格霍夫元首警卫称为“外交官之家”的地方,客人必须先乘车,然后乘坐电梯到悬崖顶峰,电梯上下幅度达50米,可以看到整个贝希特斯加登。

伯格霍夫别墅客厅内,客人坐在大圆桌周围的七把圈手椅上,陆军元帅凯特尔·博尔曼,元首情妇爱娃·勃劳恩,新闻局长奥托·狄特里希,劳工阵线全国领导人莱伊夫妇和阿道夫·迪尔。巨大壁炉里柴火熊熊燃烧。细细的、劈的尺寸均一齐整的木柴像座小山堆在壁炉前面宽阔的铜板上,希特勒心爱的牧羊狗勃隆蒂躺在壁炉边取暖。

听阿道夫·迪尔讲话,希特勒不时走近壁抚摸小狗,抛几块劈柴进去,或者用长长的火钳拨弄一下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