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页

共和30年10月9日,30年首义纪念日前一天,西北市和全国每一个城市、市镇,早早树立起红色“十十”标志,街道上一面面五色旗迎风飘荡,居民自发在阳台、门庭前伸出国旗。首义30年庆典显得没有过往热闹,国防军鲜少举行阅兵,但各地国民警卫队总会举行阅兵式,国防军会在军营举行小规模阅兵和开放活动。但今年,一切都没有。

宣战后,每天可以看到满载新兵的军车,源源不断驶出城市。每当新兵离城时,路边总会站满送行的人群,朝军车上抛洒礼品、慰问包。更多的人却在默默工作,西北市周各个工业区内,工厂日夜不停生产武器和军需品,每天都有数百辆火车进出工厂,运进原料、满载武器军需,发往港口。仅宣战50天,国内工厂就已接到足以满负荷生产数年的订单。

司马站在办公室窗边,透过厚厚的防弹玻璃,隐约可以看到国会大厦上的人影,那是特勤局安全特工,他们一天24小时守着狙击步枪保卫国会大厦,甚至在国会大厦和国务院楼顶,还加装有高射炮。自全国进入战时状态,国内大城市普遍在楼顶加装中小口径高炮用于空防。共和广场上有发表街头演讲的爱国者,有庆祝马来战役胜利的民众,当然也有债券发行处。在胜利和国家荣誉刺激下,自由债券发行将超过平时。

办公桌前,杨永泰、刘敬之静静地坐着,两人视线随总理动作而移动,等待总理指示。几分钟、十几分钟司马始终只言未发,只是静静看着窗外。

办公室门被推开,外交总长顾维钧、侨务委员会主席郑彦芬一进屋,司马就示意他们坐下。

“你们应该已经知道,第九军打下了新加坡。”

刚刚坐下的顾维钧和郑彦芬一愣,诧异地看着总理。

打下马来亚和新加坡是大新闻。更何况,昨天整夜,西北市和全国大多数城市,举行了半夜庆祝游行。报纸上新加坡十万英军投降的消息连篇累牍,这是规模空前的胜利,在国防军历史上,除当年釜山受降外,没有任何一次受降能与之相比。釜山还有一个前提是在和平条约签署后,而在新加坡,十万英军彻底被国防军打破胆,主动举起白旗。

这么大消息,即便山沟里的老百姓也知道,更何况他们。总理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

“三天前柔佛苏丹委托马来亚华侨总会会长陈嘉庚先生,递来一封信,询问马来亚独立事宜。”司马解释了两人的迷惑,两人彼此互视一眼,明白总理召唤他们二人的原因。然后看着端坐在桌前的杨永泰、刘敬之二人,总理难道对马来亚独立还有疑虑?

“总理,帮助亚洲殖民地获得独立是我国即定政策,亦是战争正义所在。正因如此,国防军才会在东南亚受到普遍欢迎。”顾维钧平淡地说道。

国防军在缅甸、马来亚受到欢迎是不争事实,国内各大报纸亦喜欢用当地土著欢迎国防军到来的照片证明,千百年来中国就是亚洲至少是东南亚共主的历史沉淀,中国此次宣战,是帮助殖民地获得独立。

国防军心理战部队在战争期间更是不断用广播、图文并茂的传单向土著人传递这一信息,而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独立,让殖民地独立运动成员看到希望。

“我们来这里是解放亚洲兄弟,而不是占领。”

韩国独立后成功范例,中国给予越南、柬埔寨、老挝全面独立的事实,并帮助建立现代政权、军队、恢复经济的事例,让接受英国教育的缅甸、马来亚精英甚至印度人,纷纷看到真正独立的希望。正因如此,前所未有的独立浪潮在东南亚风起云涌。他们祈盼国防军到来,为他们赢得独立。

“少川,英印军主力经海路撤出仰光,缅甸已获得解放。缅甸、菲律宾都可以获得独立,毫无疑问,这也是我们的即定政策,我们会以韩国成功模式和中南地区经验,在缅甸和菲律宾建立新的、独立共和政权,但是……”司马话声稍顿,“在马来亚,我们却不能复制同样的政策,马来亚和其它地区有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