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页

犹豫一会,黄百韬装出非常勉强的模样,“好吧!”

停顿一下,黄百韬又十分大度的补充,“投降后,允许英军保留500名全副武装士兵,维持新加坡市治安,直到国防军彻底接收新加坡为止。”

珀西瓦尔沉默好大一会,黄百韬立刻警觉,“我已同意你的请求,但你还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投降。当然,我希望投降减少你我两军的伤亡,但我亦不反对以全歼敌军作为新加坡战役的结局。”

珀西瓦尔被逼得走投无路,这是珀西瓦尔一生中最耻辱和最痛苦的时刻。他蠕动一下喉头,又伸出舌尖舔舔干裂的嘴唇,勉强点点头。

对方的态度,让黄百韬无法接受,无声的承诺算什么?难道国防军付出3700人伤亡代价,连一句“投降”都换不来?于是便直视珀西瓦尔,用并不熟练的英语喝问:“投降,还是不?是和,还是战?请回答。”

黄百韬一字一句轻喝出这句话,周围记者纷纷拿起笔记下,这可以作为明天报纸的头条。

“yes,我们投降。”珀西瓦尔有气无力的回答。所有记者都留意到帕瓦西尔说出这句话时,像被打断脊梁一般,身子一下软下来。昔日神气十足的殖民统治者和大英帝国高级将领,终于在黄百韬威逼下,低下高傲的脑袋。

珀西瓦尔突然又抬起头,“我请求,贵军保护马来亚和新加坡军方妇孺和英国平民?”之所以提这个要求是因为国防军“十倍惩罚”原则,这让珀西瓦尔不能不担心新加坡数万英国人和军人家人未来的命运。

“请您放心,他们会得到妥善安置与照顾。请在投降协定上签字。”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谈判以英国人彻底屈服而宣告结束。

1941年10月8日,晚七时五十分,帕西瓦尔在投降协议上签字。四十分钟后,隆隆枪炮声突然沉寂。三小时后,八万余名英联邦军列队向国防军投降。新加坡,“狮子之城”举世闻名的要塞,属于中国人了。前后四天,国防军第九军以伤亡三千七百一十二人为代价,自北向南席卷马来半岛近一千一百公里,占领新加坡。英军伤亡17万,投降八万多。

10月9日上午8点30分,大英帝国“狮城”新加坡一片沉寂,连零星炮声都消失殆尽。英军远东苦心经营100多年的“东方直布罗陀”和世界第四大军港插满五色旗。

这一天是英国首相丘吉尔最黑暗、最耻辱的一天。一个月前,他还向全世界信誓旦旦的保证:中国人想攻克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堡垒新加坡,比登天还难。仅仅一个月后,比登天还难的新加坡十万英军投降。

第151章 就这么干吧

新加坡战役俘虏865万敌军,是国防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陆战胜利。中国再次向所有亚洲兄弟民族证明,白人并非不可战争胜,白人同样可以打败。越南临时政府得意洋洋地宣布,中华友邦的胜利是亚洲民族胜利,越南人一定会参加到亚洲革命之中,在亚洲民族解放事业中,贡献出绵薄之力。

关于这次战役,《中华新闻》的大标题是《亚洲独立战争大局已定》。

“短短数天内解放新加坡岛,只有我英勇国防军才能立此殊勋。新加坡的解放,战争大局已定,最后胜利非我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