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住宅根本不为挣钱,是为将来适时推广“国民住宅”作试验。如果试验成功,就会为实现梦想中的“有产者与较多有产者组成的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先生,作为你的经济顾问,我的职责是避免你盲目而无理性的投资。先生,我提醒您,投资需要您直接投入数百万元,而且需要金城银行在未来数年中,提供一笔数千万元甚至可能更多的长期贷款。因此,先生,我再一次希望您放弃这项投资。”
司马打断投资顾问的建议,“我知道在做什么!”
走到落地窗前,看着上海街道,这里是浦西新市区,道路两旁的建筑大都是由董大酉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大半采用民族风格的中式建筑,运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梁柱等结构材料,可谓为民族形式的振兴。现代中式建筑是现代中国建筑最大特点,学习西方却未抛弃根源,而不像后世,中国都市是欧洲都市蹩脚的翻版货。
上海与中国任何一座城市一样,正在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步演变成中国城市。而不是后世乏味、厌恶、找不一丝中国气息的由火柴盒式建筑组成的城市,但愿这个时代的亿万国民竭尽所能实现强国梦想的同时,不会像后世中国不肖子孙一样,抛弃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让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的根本,却是安定、富足的生活,居者有其屋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现在只是一次尝试。就像智者所说,拥有房屋可以塑就、提升个人的品性,并且发扬最基本的美德:真挚、勤勉、守序、节俭和自制。
“方案值得一试!”如果计划成功,中国最根本的改变将从此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进而延伸成真正由中产阶级构成的社会,而不是一群被高昂房价榨去最后一滴油水的穷光蛋组成的无产阶级社会。在改变国家的同时,自己的声望随之会达到顶点,同时可以用成功案例,说服国会通过住房法案。
清晨,金色的阳光挥洒在距离海岸不远的荒原上,几辆大众、中华轿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路两边是发白的土地,植被像癣块分布其上,几棵树孤零零地站在远处,让人想起“大漠孤烟直”的诗句。沿路是一望无边白茫茫苍凉的土地和一道道堤坝,远出隐隐约约的土坯房冒着袅袅炊烟。
打开车窗,罗小根耳边响起呼啸的风声。这里到处都是泛白色的盐碱地,毫无垦种价值,即便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棵粒无收,因此面积近三万亩的盐碱地鲜有人烟。除却河道边的芦苇荡,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上没有任何生机,与三十六公里外的“东方巴黎”和“世界港”的繁华大上海形成鲜明对照。
“我要在这里建一座城市!”面对满目凄凉,罗小根却充满狂热,仿佛一座新城在此拔地而起。三个小时前,罗小根从最后一户农户手中买下十三亩地,意味着这片位于海岸线的29684亩滩涂荒地已属于公司所有,土地均为无主、无利用价值的盐碱地,即便掺杂少量耕地,也都是产量极低的劣地,公司用相对优惠的价格购得全部土地。
“我一定不会让先生失望。”弯下腰抓了一把板结的盐碱土,罗小根暗下决心。
两周前,先生出资一千万元成立幸福终点公司,与金城银行共同实施“幸福终点计划”试验,这只是尝试,耗资数千万的尝试,执行罗小根计划方案。当然计划已做修改,更加完善和可行。相比罗小根计划,每栋住房面积适当减少。按照规划,这片土地可以容纳八至十万户、四十至六十万居民,相当于上海总人口的8%。
“老师,我们将用福特生产汽车的方式,在这里建起一栋栋一模一样、价格低廉的房屋,这里会变成贫民的别墅区,让老百姓和巢穴说拜拜!”罗小根兴奋的喊叫,脸色因激动而略显潮红。
董大酉当然理解学生的激动,作为“大上海都市圈”的主要建筑师,今天抽时间来这,就是为学生有幸主持前所未有的工程打气,希望他梦想成真。
“老师,我们计划在这里建造八万至十万栋住房,按照规划每一千栋房屋就配有一个公共游泳池和公共体育场,我们将会创造一个新社区。第一期工程将建成五千套住房,一座学校、一所医院、一个自来水厂等等一系列配套工程,以后此地的公共设施将比市中心更好。总之,将会建造一个完美的生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