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健仁的汇报让田健治郎顿时安心,田健治郎点点头称赞道:“中川君,你做得很好,部队需要提高警惕,中国人近期登陆毫无疑问,军队中万万不能出现侥幸心理。”
说话时田健治郎朝收音机走去,“知道吗?中川君,我们现在知道原敬内阁时期,中国人为何愿意帮助我国建立广播电台?广播中会透露出很多重要情报,就像他们轰炸需要最新天气情况一样,广播电台都会播报,最近中国广播中寻人、寻物类广告越来越多,有人怀疑广告中或许隐藏暗语,指导潜伏在台湾的中国间谍活动。”
收音机开启后,传出优美的音乐。将广播与战争联系在一起,是日本本土遭受轰炸之后,日本情报机关通过对轰炸目标进行研究后发现的,中国空军根据当地天气情况进行轰炸,而这一情报正是日本广播提供的。
“处心积虑啊!”田健治郎叹息。中国为战争准备了多年,做好详尽计划,而日本呢?对战争毫无准备。战争爆发后,海陆军一败再败,为了鼓舞士气,甚至在海上击沉一艘中国千吨驱逐舰都成为“大胜利”,由此可见战局之不利。
宣战至今,整个日本动员兵力高达125万人,付出105亿日元临时军费,其中25亿元是外债,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后,继续一败徒地。开战之初,被视为帝国至宝的海军就遭受重创,主力舰尽失。旅顺十万精锐全军覆没,朝鲜军团覆没指日可待,大规模轰炸和前线屡败正在耗尽日本人的信心。数十万国民在轰炸中失去生命,无数国民失去房屋,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日本陷入空前政治、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农业衰落、民生凋零,红色叛乱愈演愈烈。
一个月前,如果谁说“让日本政府失败”,一定会被激进而愤怒的国民杀死,而现在田健治郎从朋友来信中得知,信仰社工主义的青年人甚至喊出“让本国政府失败”的口号,向国民宣传反战思想,派去进攻赤军的部队,甚至发生大规模倒戈。部队士气也随着国内经济、政治状况恶化而持续低落,尽管中川从来没有就此事做过汇报,但田健治郎还是有渠道获知部队,尤其是新建师团官兵状况。
“不能期待迅速征召、训练的新兵像常备师团,在战斗时表现出顽强与勇猛……士兵之中不满情绪正在酝酿,他们的家人在轰炸中失去住所,在忍受饥饿,而他们却被派到台湾打仗,很多人对不可能赢得胜利的战争感到厌倦,这种情绪是普遍的……和谈或许是唯一出路,但却没有人愿意‘牺牲’国家领土换取帝国存亡。”田健治郎想起好友现任大藏相高桥是清在信中的描述,付出这么多、损失这么多后,没有人敢于面对失败,对失败负责任,坚持下去,等待日本的会是什么?
第329章 台湾(上)
在三沙湾平静的海面上,上百艘以煤为动力的商船已经点火开始为锅炉加压,站在船舷边轮流呼吸新鲜空气的士兵或激动或淡然地望着三沙湾内密布的战舰。
第三集团军以及舰队在5月1日下午3点15分召开会议,当吴佩孚走进会议室坐下后,脸上满是兴奋和激动,房间里一片肃静,气氛紧张但绝不压抑。司令官吴佩孚打破寂静,“现在……”吴佩孚环视诸军官,“我们要向台湾进军。”
当指挥官们乘坐交通艇登上所属战舰时,已经是4时02分,三沙湾内战舰、商船已经完成锅炉加压准备,整装待发。203艘“潜山级”登陆舰、135艘商船以及1268艘登陆艇将把第三集团军以及海军陆战一师送至登陆滩头。
为了国防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作战,海军航空兵侦察飞机在台湾本岛海岸上空进行数百次低空飞行,十分仔细、准确地拍摄海岸线。照片被迅速送往海军情报处,在那里聚集了从全国各地抽选的绘图员、地质学者、摄影技师和地理学家组成的团队。这支团队仔细地将众多单独照片拼凑在一起,组成一幅连续的海平面全景图。
全景图准确、详细,以至进攻战舰可以按照添加在上面的格子安置大炮。这给吴佩孚留下深刻印象,他下令将这幅图印刷四万份供各进攻部队进行战术研究,每一个军士都可以分配到一份地图,而军士们则在三沙湾海军基地开辟各个训练场上,以抢滩点为准,进行严格训练。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国防军的信条,登陆台湾是国防军第一次大规模两栖作战,也是第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是对国防军第三集团军的考验。
在三沙湾基地六座机场上,地勤人员对飞机进行最后的检查,从3月8日开始,从十三个基地转场至三沙湾海航以及空军部队的953架飞机,截止到今天已经飞行了大约47000多架次,袭击台湾海边防御工事和通讯目标、交通枢纽、军需仓库,总共投掷30700吨炸弹,他们将全力掩护登陆部队,尽一切可能在敌军向抢滩位置增援时,将他们重创于途中。
傍晚五时二十分,行动信号迅速传送到舰队,当作为突袭行动先锋的空降部队,还在福建各野战机场跑道草坪上酣睡,地面部队已在5月1日傍晚4时20分,在夜幕尚未降临时,开始向台湾进发的缓慢行程。
近700多艘各式船只,海军仅有的六艘袖珍战列舰和十二艘重巡洋舰、大型驱逐舰和小型护卫舰、坦克登陆艇和炮舰、部队运输船和强击登陆艇、抢修船和救护船、军火船、放烟幕船、导航船,从福建南部沿岸拥挤的港口出发,迄今为止最庞大舰队的舰只乘风破浪向位于三沙湾南端外的马祖列岛地区集结。所有看到这一恢弘阵容的人都不会怀疑拥有巨大力量的国防军将在未来战斗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