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页

位于台北城中的台湾总督府,是日本治台最高统治机构,建筑规模也最大。日本据台后的临时总督府设在清末布政使司衙门,直到第五任总督佐久间左马太才有兴建永久性厅舍的计划,当时在城内选定地址原已有陈姓及林姓宗祠,为了建造总督府,勒令两祠他迁。倭人择城内核心地带,并且将总督府门朝东,刻意象征旭日东升。

总督府于1912年动工,1915年举行上梁典礼,1919年竣工,总面积超过33万平方米,为当时东亚少数大型建筑之一。自1919年完工以来,便一直是全台湾最高政权核心,为当时全台最大建筑工程,这座文艺复兴式样的五层大厦,中央突起九层,最初设计只有六层,但为了凸显统治者绝对的权威,将高度提高至九层,塔身高六十米,可以俯瞰台北盆地全景。

整栋建筑物以正大门入口小楼为基础,一层一层紧密相连,结构严谨,造型对称,设计精细。室内随处可见高耸的圆柱,雅致的雕饰,深邃的回廊,精巧的拱门,充分表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特色。

不过此时,这座象征日本在台最高统治机关的总督府,全然不见过去的精美,从战争爆发后第四天,整个台湾就遭到中国海军航空兵大规模轰炸,尽管轰炸重点是驻台日军工事、营房、军需仓库,但总督府自然也不会放过,在长时间轰炸中,这座建筑已经严重损毁。

“……台湾西海岸有600公里海岸线,沿海平缓,易于登陆。约300公里适合大规模登陆,但是兵力有限,战争爆发后,帝国从本土调来三个半师团中,均为新建师团,官兵良莠不齐,通过新建师团在朝鲜的表现,在面对中国军队炮火与战车时,新建师团虽不至一击即溃,但也无力坚持,因此我们把防御重点放在台北淡水河一带。”

“中国军队入侵朝鲜时,使用新型登陆舰证明,台湾西岸每一处适合登陆的区域都有可能成为中国军队登陆点,台北、新竹、台中、台南以及高雄从北至南每一处海岸都有可能变成中国军队的登陆场……鉴于登陆场不确定,部队缺少火炮、机枪甚至步枪数量亦不足之现状,因而只能将部队分置各城修建的坚固工事内,静待中国军队登陆……通过对台湾通信系统、桥梁、铁路的战术轰炸,中国军队严重削弱了我军对进攻的反应能力。”

台湾军团司令官中川健仁汇报时,田健治郎台湾沦陷后第一位文官总督愁容满面,战争爆发后,为了加强台湾防御,田健治郎竭尽所能,沿海岸修建工事、征召台籍士兵等等,关东派遣军的覆灭、朝鲜局势日紧、新加坡和谈再次破裂,台湾被推到风口浪尖。原本田健治郎还寄望新加坡和谈,台湾归还中国,责任将归于内阁而非自己,但现在台湾却有可能在自己手中陷落。

“……今晨点名时发现,全台昨夜又有7536名台籍兵携械逃入深山或隐于民间,自总督阁下下达动员令后,累计征召875万名台籍兵,但自帝国陆军失利消息不断传来,台籍兵便开始大规模潜逃,目前超过54567万名台籍兵逃营,其中大约有2751人系携械逃亡……一周前,大甲溪一带三个警察所遭到袭击,16名日籍警察被杀,26名台籍警察被吊死于公路两侧,我们确信一小部分逃兵很可能在雾社等地由中国间谍进行整合……”

中川健仁向田健治郎汇报,语气中怨愤之意颇浓,正是总督阁下下令征召台籍兵,理由非常充分,欧战时台籍兵在战场上血战不退的出色表现就是最重要的理由,但总督阁下显然忘记了台湾兵此次面对的敌人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是同胞,出现逃兵自然而然。

“……因而我希望收缴剩余台籍兵武器,将多余武装充实侨民部队,避免发生阵前倒戈之事。”收缴台籍兵武器充实侨民部队是中川健仁的决定,相比于不可靠的台籍兵,中川健仁宁可相信普通日本侨民,至少他们是日本人,中国空军投下大量宣传弹,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意志,但台湾人完全不同。

现在即便最乐观的日本人也不相信日本能赢得胜利,台湾归还中国是必然,归还方式一是中国人自己打下来,再就是日本将台湾交还给中国,在中国飞机投撒的传单和广播中说得清清楚楚,“如在战场俘获台籍士兵,经调查确认后以叛国罪处。”在明知台湾会归还中国,还会有多少台湾人愿意冒着以叛国罪处极刑的危险留在军队?

“收缴武器吧!将台籍兵尽量充实到后勤之类不重要位置,收缴大部分武器,明白吗?我不希望引起动乱。”稍做沉思后,田健治郎点点头,同意了中川健仁的意见。作为台湾总督,集行政权、军事力量和立法权等绝对权力于一身,有权决定台湾一切事务。

走到军事地图边,田健治郎看着地图上标注的上百处可能被利用的登陆场位置,“中川中将,你认为中国军队会在什么时候登陆台湾?主攻方向会是什么位置?”

新加坡谈判破裂后,中国军队登陆台湾已成必然,可能就在最近几天,但是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尤其在什么位置登陆呢?

“阁下,中国南洋舰队基地三沙湾早已实施全面戒严,近期福建、浙江甚至包括广东大量港口进入戒严,因此参谋本部及台湾军团参谋部相信中国人会在未来两周内向台湾进攻。根据推算,参谋本部同意我们加强淡水河一带防御,中国军队或许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海滩抢滩,但中国军队是一支严重依赖后勤保障的军队,他们装备大量坦克、火炮、自动枪以及汽车,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对后勤依赖性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军队。”

“在朝鲜受限于恶劣交通条件,军队进攻多次受阻,尽管现在改从仁川等海路供应,但后勤保障仍然面临很大的问题,因此参谋本部认为,中国人会选择港口附近区域为登陆场,淡水港、凤山港、中港、大安港、鹿港、安平港等港口地区虽然可满足商船停靠,但因其港口水深及规模限制,不可能会被选择。参谋本部认为中国军队会以基隆港、高雄为主,因此我们在两处布置两个师团兵力,另外每一港口均驻一大队至数个联队不等兵力,并在港口设备上安放炸药,一旦确认中国军队登陆,驻于各港区部队立即炸沉港内船舶,同时破坏港口设施,以防止被中国人占领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