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页

不过最为可笑的是,段祺瑞这个前清传统出身的老藩镇,也没有把上司真正当成虚君的习惯,他也认为黎元洪是他的上级,是应该享有若干实权的大总统。因此段系人物中只有精明强干有现代头脑,而自视过高的政客徐树铮,真把《民元约法》当成护身符,敢于去黎总统府替段总理背黑锅,不时颐指气使一番。因此,这位秘书长也就变成反段派的众矢之的。黎大总统和黎系人物非把他赶出国务院不可,府院之争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制度不明之争,正是职制不清导致了这些问题。”

曾身为国会议员的杨永泰对中央政府的纠葛根源一直研究颇深,正因如此才导致杨永泰弃国会议员之职,来到西北出任司马秘书,相比于中央政府和南方实力派系,只有西北在杨永泰看来才值得自己追随。

“先生,现在中央政府是黎段共治的两头马车,黎元洪认为段祺瑞是他的部属,组阁时阁员遴选他也责无旁贷。在黎段联合引领下,国民党籍的伍廷芳、陈锦涛、程璧光分别出任段内阁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和海军总长。因此段总理如真的负起‘责任’来主持国家大政,如参加欧战、举借外债、发行公债、任免官员乃至一般的内政外交政策,而与阁员发生龃龉之时,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阁员,由于不同党派而闹出双重忠诚的政治问题,甚至联合倒阁或辞职,段总理只怕就要变成孤家寡人,一个人单独到国务院上班了。”

杨永泰无奈摇摇头感叹中央政府的混乱,正是这种混乱致使中央政府在两年来尽管财政日渐宽绰,看似权威日盛,但实际上问题根子没解决,中央政府只会越来越乱。如果不是西北对俄宣战一事迫使府院双方为国事暂时停止纠葛,恐怕早已酿成大祸!

“不过先生,在目前国内政治集团中,黎段二人都还算是正人君子,有节操、识大体清廉、难得的政治军事领袖。但中央政府如不能制定出可行的制度,这个非牛非马的中央政府就非出纰漏不可。”

“在世界议会政治史上,哪有个责任内阁内负责内政、外交、财政和海军的重要阁员都由反对派政客来充当的呢?有之,则只有段总理一人了,段祺瑞成了所谓的‘责任内阁’总理。因此,在这个既非内阁制也非总统制的荒谬制度下,管理怎么也不可能上轨道。而现在我们必须借此机会提出两点原则:重新大选和建立完善制度。”

“复兴党毫无疑问将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先生也会理所当然担任责任内阁总理,当然所需要做的不是在全国推行西北模式而是改良政权,整合国家力量,而西北则是您的依持和后盾。”杨永泰对司马说出自己的建议,重新大选角逐总理之职,改良中央阁制建立真正的内阁制政府。

和国内政团的散乱不同,西北体系就如同是“帝国”,西北军政结构是以司马本人为核心,所有成员都围绕司马,司马在西北拥有绝对权威,不少重要决策,司马都可以一人独断,而不会引发太大反弹。西北所有集团体,无不听命于司马一人,这种上下一体使西北比国内任何派系更具生命力,谁能掌握未来?只有一体化的西北!

“先生,复兴党远比国内政党团体更为紧密,在西北复兴党以司马为领袖,政治纲领是‘复兴党二十一点纲领’,西北复兴党总部亦有权任免各省复兴党负责人,直接选任各省党员,相比于其它松散政党联盟,有充分资金实力作为后盾的复兴党,无疑将是大选最后赢家。当初先生组建复兴党不正是为这一天吗?”

“全世界在这一代中国青年面前都要给予崇敬的目光,我们的祖国需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翁气概,不胆怯善良而具有良知,知性而有风度的青年,在他们身上既不允许有懦弱,也不允许有任何不良嗜好,从他们目光里你能看到的只有青年人的骄傲自信和战士般的坚毅,未来属于中国这一代青年……”

在西北中小学教学内容方面,文化课程尽可能保留中国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体育训练比重大幅度上升。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青少年忠诚于国家,具有为实现祖国复兴的坚强意志责任心,勇猛好斗不重私利,勇于为祖国牺牲一切。历史课宣扬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着重激发爱国热情。

甚至于数学课时常用于学习计算炮弹飞行轨迹或枪炮瞄准的提前量,而物理化学等等,就更是可以注入战争实践或军工生产一类的内容。军国民主义教育理论在西北中小学得到充分发扬,中小学学生在加入童子军后即被授予一把刻有“忠诚和荣誉”铭文的童子军短剑。在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亦学习射击和投弹,战场救护,学习追逐被整个西北社会视为珍宝的荣誉。

西北中学生必须过集体生活,住在学校斯巴达式的宿舍内,按军事教员的要求组织军事训练,学习中国历史,听时事讲座:近七十年来中国被列强欺侮,列强国家奴役我们、掠夺我们的宝贵财富。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就必须打倒列强,要打倒列强,就要把民族力量聚集起来,为我们祖国和民族夺取生存空间,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在西北你必须参加农村劳动,必须统一着装,必须在大型集会游行时严守纪律,必须参加野营操练……这里已不再是一个省份一个地区,他是一座军营,一座全民组成的军营……。

一年前国内曾有报纸用这样的文字形容西北教育,虽然一部分国人对西北实施的军国民教育颇有微词,但却不妨碍举国上下对西北教育的称赞,支持西北教育方针的人曾用一句话回应指责“当你们把政府支出的20%用于教育的时候,再去指责西北!”

在大多数国人眼中,西北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在西北青年身上,国人见不到英颖青年化为八十之老翁,形同槁木、心如死灰。亦见不到愈是受病最深者,愈为世所推崇。西北青年通过学校和军事集训不间断冶炼,有了挺拔的身姿和钢铁般的意志。

“中国要富强必须实行军国民主义教育。”西北实业和教育的成功让大多数国人发出了如此呼声,一直以来国人对于西北青年的了解都是通过报纸上的报道,尤其是通过西北《青年精英》杂志的图片和报道,通过这本杂志,国人已深深认同这一点:西北青年是全国青年的榜样,它具有最可贵的素质,即纪律、团结和求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