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页

“依靠三省税收,可能实现免费全面强制义务教育和寄宿制中学义务教育吗?西北免费医疗为什么会中止?经济压力,现在西北强制医保只能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只有像西北公司之类富裕企业才为职工购买了名副其实的医疗保险,才能享受医疗、疗养和住院服务。即便如此,财政署都需要承担沉重医疗补偿。再就是土地,民众支持西北入主中央,民众希望西北土改惠及全国,贫民希望得到土地,而地方士绅亦希望获得政府收购土地获得投资实业的资金。土改的开支会有多大?大到足以拖垮西北,完全统一的中国无疑使我们得以整合全国力量,但全国却又是西北的负担。西北不是救世主!西北是由一群商人、一群关内移民组成的市民阶层,他们没有多高的觉悟,之所以愿意扩张是为利益而不是使命!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统一会拖垮西北!毁灭西北!”

西北公司经理,亦为西北财政署长的穆藉初看待问题的方法,一直都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而正是经济成就了现在西北,所有问题说白了就是经济问题,解决不了经济问题,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穆藕初的话让司马沉默了,西北现在扩张的脚步无疑比过去更快,即便是自己也因为兰州一事,意图快速解决中国当前混乱局面,实现国家大一统,进而整合全国力量,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甚至司马还特意准备了一份三年计划,实际上是拷贝苏联的一五计划,试图用三年时间,让中国真正意义上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正如穆藕初所虑,关内有四亿人期待分享西北入主中央后的“西北红利”,而在西北却有四千两百万人期待分享“扩张红利”,如果不能确保利益平衡让民众失望,只有被抛弃。

“这是你的意见,还是他们的意见?”沉思一会司马反问道,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穆藕初既是财政署长又是商会特别执委,其他执委必定希望通过穆藕初向自己传递意见。

“司马,来之前我和商会几名执委谈过,如果一定要打一定要当,所有人都会支持,像过去一样,即便大家有不同看法。但是至今你都未明确表态,你是想等时机成熟再表态,商会发生争执正基于此,之所以发生争执的根本就在于入主中央后,你会不会继续在全国推动西北模式,如果推动会不会拖垮西北,这才是大家担心的,大家想要粒定心丸。”

穆藕初心里还压着一句话,西北不是司马的西北而是属于每个人,当然这句话穆藕初绝对不会说出来,像这种犯禁之话说出来后意味着什么,穆藕初再清楚不过。

“所以你让我等下去,让议会继续扯下去?”定心丸!听到这个词司马冷淡的反问,对于威胁司马从来未曾妥协,只不过没想到竟然是直接受益人试图用这种方式迫使自己做出承诺。

“湘钥告诉我,他们希望的定心丸是什么模式的?”稍做犹豫后强压心中怒意司马问道,既然穆藕初谈开自然是他们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司马,军国大事不是商人可以介入的,他们也从未想过干涉西北政务,我想这一点你比任何人都清楚,中国商人从来比任何国家商人都更知足,他们的分歧点你已经了解,现在问题在于你是否愿意解决这个问题。”穆藕初理解司马的愤怒。

实业是西北的根基,司马再清楚不过,但是商人尝到干涉政务的好处之后,会不会变本加厉?这是司马担忧和不敢保证的。

第183章 四不像政府

当商会执委仍然为各自利益争执时,从西北出发已经六天的青年近卫军终于踏上京畿之地,六天行军三百五十七华里,青年近卫军终于在共和7年6月24日,进入昌平。出人意料的是驻昌平模范军第一师一旅虽未通电全国宣布中立,但却留守军营未出,对总统府、国务院下达的戒严令根本就不予理会,任由人数增加至六万的青年近卫军经过昌平朝不足百里的京城进军。

“陈旅长,相信我,你做出了最为明智的决定!”郭云深喝口茶对王丕焕说道,花五十万从为青年近卫军买条路,这种财大气粗之事,恐怕全中国只有西北能做出,为青年近卫军进军京城,为确保学生的安全主任划拨整整五百万款子,五百万相当于当年先大总统善后大借款的五十分之一。

用五百万元买通南口到京城一百多华里的路,几乎相当于用银元一块挨一块从西北一路铺到京城,曾在热河都统府出任幕僚的郭云深知道在中国只要有银子,没有办不成的事,但像西北这般不拿钱当钱却很鲜见。

作为司马的幕僚之一,郭云深在这一年多一直做自己的老本行,在京城和国内各地奔走,用西储券为西北打造基础,为将来做准备,郭云深已经记不清楚送出去的大额本票有多少,但让郭云深深深体会到“银弹”和炮弹结合的威力。

“什么是西北的力量?一是边防军的实力、二是西储券的威力,在中国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银弹与炮弹相结合的威力。”这是司马的名言,王丕焕正是在银弹诱惑、炮弹威胁下同意保持中立,尽管段祺瑞对王丕焕有栽培之恩,但没有人可以拒绝西北开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