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就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任福州知州时,针对境内男方索取巨额妆奁的风气发布文告,一针见血的指出“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实为财也。”痛批男家娶妇不问女子贤否,眼睛只盯着嫁妆的多少厚薄。而这笔钱财一旦送到新郎家里,事情还远远没有完,男方还会“朝索其一,暮索其二。夫虐其妻,求之不已。若不满意,至有割夫妻之爱,辄相背弃者。”
有鉴于些,宋代名臣袁采专门撰文告诫天下所有养女儿的父母,如果没在女儿幼年时就替她预备嫁妆,那么等到她出嫁时,将不得不“临时鬻田庐,及不恤女子之羞见人也”。看看,嫁女儿嫁到卖田卖房的地步,空没空前不知道,反正肯定是绝后了。
综上所述,也就不难理解何夫人为什么迟迟不肯将张九月许配人家。
此时,何书莹听得母亲抱怨,赶紧搂了何夫人手臂,娇声道:“虽破些钱财,但招得东床快婿,岂不强似坐守金山?”
“那就不得而知了,婚后你夫妇二人孝与不孝,还得另说。哎,你父曾说,当初那厮弱冠之时,他曾经隐晦地提过。徐家人也忒不晓事,这仗都打完了,怎地一点动静也没有?还等着我何家去提亲不成?你肯委身下嫁,已是看得起他,竟敢如此托大?莫非依仗微末军功,就张扬跋扈了?”何夫人越说越气。
何书莹刚想宽慰,便见丫环沐屏急冲冲地窜进来,匆忙行了一礼,手指着外头结结巴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第一百九十七章 傻了吧
何夫人正为破财而心疼,见府里丫环也不成个体统,心中来气,将茶杯放桌上一拍,喝斥道:“慌慌张张作甚?还有没有规矩?”
沐屏使劲咽下一口唾沫,好不容易挤出几个字来:“媒,媒,媒……”
“贱奴!霉甚么霉!你成心触我霉头不是?”何夫人大怒道。
“夫人息怒!媒人!媒人登门了!”沐屏大声说道。何书莹本是蹲在母亲身边,听到这话霍然起身,竟这般巧?刚在说徐家不晓事,竟立马就托媒人来了!不过这股高兴劲一闪而没,她这两年待字闺中,托媒说亲的不在少数。但何书莹眼界甚高,又出身在何灌这种行伍家庭,对夸夸其谈,皓首穷经的儒生着实看不上眼。何夫人又委实疼爱女儿,什么都顺着她,因此一直没有中意的,直到徐九出现。
“哪家的?”当何书莹问出这句话时,直感心里跳得厉害。
“徐家的!西水门徐家!”沐屏欣喜地说道,她是贴身丫环,知道主人的心事。这下小姐该欢喜了吧?
何书莹当然心花怒放!何夫人想起先前徐卫探头探脑地在自己家门前晃悠,恐怕就是为此事!可能少年郎未经人事,不懂得这些规矩,因此着急忙慌地跑回去求父母做主了。重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她反倒不急,而是问道:“甚么媒人?穿的怎样?”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你这嫁女儿的,关心女婿就够了,媒人干你屁事?这却是有原因的,在宋代,媒人也分几等。有朝廷指定的官媒,行头极华丽,穿着与贵妇同,不但管说媒,还管婚姻登记。当然也有私媒,就真的是插科打诨,油嘴滑舌的三姑六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