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审官院和流内铨的考课院同属于吏部,只不过考课院负责磨勘州县幕职官员,审官院负责磨勘京朝官员。黄门官让江逐流到审官院去,就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组织关系交接,江逐流在承事郎一职上的仕途考核,就归审官院管理了。

黄门官差一扈从,手持公牒,带领江逐流一家来到西角楼大街的会贤驿馆,驿馆见了公牒,就把江逐流一家安排在一个偏院里。

时近年节,诺大的驿馆冷冷清清的,除了三五个当值差役外,就只有江逐流一家四口。江母本是山村老妇,当日到洛阳就觉得那是天下第一等繁华之地,等此时来到汴京,才知道洛阳所谓的繁华和开封根本不值得一提,她一想到儿子就要在汴京担任官职,不由得喜笑颜开,对驿馆的冷清混不在意。

冬儿自不必说,崔筝一路上也察觉了江逐流的心事重重,但是难得江母高兴,她们总不能拂了老人家的兴头,于是就陪江母张罗着借用驿馆的灶房起火做饭。

江逐流心情不佳,任由她们忙活。等饭菜烧成之后,草草用罢,便回房休息。江母却兴致未减,让冬儿和崔筝陪着她去逛汴京灯火如昼的繁华夜市去了。

三人离开后,江逐流盘坐在床上,思考着这两日发生的事情。朝堂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会忽然间从荥阳县丞调任山陵使承事郎?这究竟是谁的主意?难道是丁谓?那么帝党和后党又如何能同意呢?

江逐流脑袋中千头万绪,设想了种种可能,偏又没有一个证据来佐证他的推测。正苦恼之间,忽然间听到有人轻叩房门:“承事郎大人在吗?”

秘阁校理范仲淹!

江逐流一下子听出门外人的声音。他跳下床来,拉开房门,门外一中年儒生负手而立,青衣灰发,不正是范仲淹?

“范大哥,你怎么来了?”江逐流高兴地叫道。

“呵,难道说承事郎大人高升了,范某人就不能过来么?”

范仲淹语言之中有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这让江逐流一下子感到陌生起来。这还是在客船之上,对他一口一个贤弟的范仲淹范大哥吗?

江逐流收起诧异,整理了袍袖,抱拳躬身道:“校理大人大家光临,下官未曾远迎,万望校理大人恕罪!”

既然范仲淹不与他论交情,江逐流只有以官场礼数相见。

范仲淹淡淡还了一礼,背身进了房间。

江逐流跟在后面,一肚子纳闷。范校理今日是怎么了?怎么一脸不愉?看情形仿佛是对他兴师问罪来了,可是江逐流自忖,他没有任何得罪范仲淹的地方,也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小皇帝的事情啊?

范仲淹来到八仙桌旁,径直在左首的太师椅上坐下,然后一指右边的座位,口中说道:“承事郎大人,请坐!”一副反客为主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