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通常在礼拜天举行。待嫁的新娘身穿锦缎上衣,头戴顶部为红色天鹅绒的黑羔皮高筒帽,上面插着羽毛和鲜花,颈上挂着闪闪发光的金银饰物,把新娘装扮得光彩夺目、楚楚动人。新郎自然也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在伴郎的陪同下接新娘前往教堂举行结婚典礼。仪式结束之后,新郎的父母要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迎接新人,将面包和盐举过头顶并向新人抛洒麦粒、核桃、钱币和啤酒花球果,祝福他们一生富裕、甜蜜和美满。在新郎新娘双双进入洞房之后,新郎双亲招待宾客的盛大宴会便开始了,人们高举酒杯,欢歌起舞,把婚礼推向了高潮。
以上描述的主要是哥萨克传统的风俗习惯,由于历史的断裂和时代的变迁,当代的哥萨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除了传统节日外,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身穿民族服装的哥萨克。但是复兴后的哥萨克正在努力恢复许多丢失了的民族传统。
七、艺术,哥萨克不朽精神的升华
哥萨克不仅是战场上的英豪,而且是艺术上的天才。哥萨克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却是俄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只要看一看位于罗斯托夫的哥萨克博物馆和新切尔克的顿河哥萨克博物馆,看一看大大小小的哥萨克村镇以及鳞次栉比的教堂,你就会发现在几百年间,哥萨克便积累了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样的特殊环境和人文沃土孕育了才华横溢的哥萨克艺术家和魅力四射的哥萨克艺术。
文学。哥萨克最有影响的作家首推肖洛霍夫(1905——1984),他于1927年发表的《静静的顿河》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前20年顿河哥萨克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大背景下的生活画卷,把哥萨克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鲜明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先后获得列宁奖金、苏联国家奖金和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问世之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至少被翻译成92种文字出版,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和话剧等,是被改编成其它艺术形式最多的苏联文学作品。没有一部苏联作家的作品能像《静静的顿河》那样得到世界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和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同并拥有如此广泛、持久的影响力。肖洛霍夫创造了一个过去无人能比,今后不再会有的苏联文学史上的奇观。
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出生于顿河哥萨克军人家庭,青年时代因从事进步活动而被沙皇流放,是苏联早期社会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最著名的小说《铁流》,发表于1924年,描写了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一支哥萨克部队突破重围、历经艰险寻找红军部队的故事。《铁流》是在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苏联文学作品之一,被鲁迅先生誉为“鲜艳的铁一般的鲜花”。绥拉菲莫维奇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伟大功绩,就是他在任苏联大型文学刊物《十月》杂志主编时,顶着巨大的压力,毫无删节地发表了在当时颇有争议的青年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他发自内心地赞叹这位文坛上的后起之秀:“他比我年轻40多岁,但我应当承认,他比我有才华100倍。”并预言“一年后整个苏联都会知道他,两年后全世界都会知道他!”
克留科夫(1870——1920),哥萨克的早期作家。他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沙俄时代当选过俄第一届国家杜马代表,聆听过列宁的谈话,也同邓尼金、克拉斯诺夫、科尔尼洛夫等哥萨克著名的白卫军将领交往甚密。曾经发表过《故土》、《宝藏》和《女哥萨克》等文学作品,尤其是在他死后被发现的小说手稿《在顿河上》,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静静的顿河》的原作者。克留科夫是自学成材的哥萨克乡土作家,被誉为“第一位真实反映顿河风情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绘画。苏里柯夫(1848——1916)出生于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镇的一个古老的哥萨克家庭,是与列宾齐名的俄罗斯最伟大的历史画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反映俄罗斯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如描绘1698年彼得大帝镇压近卫军叛乱的《近卫兵临刑的早晨》、反映抗法战争的《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反映哥萨克农民起义的《斯捷潘·拉辛》和反映哥萨克疆土扩张的《埃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等等。然而作为19世纪巡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苏里柯夫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开创了一代新风,打破了长期以来俄罗斯画家局限于反映王公贵族和教会生活的迂腐习气,勇敢地走向民间,从波澜壮阔的俄国社会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从而使俄罗斯绘画艺术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格列科夫(1882——1934),顿河哥萨克,苏联军事画派的创始人。早年加入哥萨克军,参加过一战,多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创作了《哥萨克炮兵连进入阵地》和《第一骑兵集团军的小号手》等许多军事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
歌舞。哥萨克歌唱舞蹈艺术热烈欢快、舞姿优美、服装艳丽,在世界艺术舞台独树一帜。哥萨克歌舞是在吸收欧亚多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由民间歌舞表演逐渐形成了专业艺术团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兴盛一时。在苏联时代,它们中的大多数遭到了与哥萨克相同的命运,但也有少数艺术团体保留了下来,库班哥萨克国家歌舞团就是其中之一。它始建于1811年,其前身是库班哥萨克军乐合唱团,1921年被解散,1936年随着红军哥萨克部队的重建而恢复。库班哥萨克歌舞团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演技享誉国内外,曾两次获得全苏俄罗斯民间专业合唱第一名、乌克兰全国民间合唱比赛冠军、乌克兰舍甫琴科国家奖金和模范歌舞团的称号,并多次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获奖,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该团曾于1988年访问过中国,原定于今年5月的再度访华演出却因“非典”而被迫推迟。
激荡的时代背景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使极富灵感、激情与才华的哥萨克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富有震撼力、穿透力和感染力的文化艺术。如果说辉煌的战绩是哥萨克精神的外在体现,那么灿烂的艺术就是哥萨克精神的内在升华。
多民族融合的历史与文化造就了哥萨克这个世界文化人类史上奇特而天才的一族。走进它,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奇迹。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哥萨克所创造的历史,那就是“光荣与野蛮”的历史;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哥萨克人的个性,那就是张扬而又宿命的个性;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哥萨克的文化,那就是多民族融合的文化;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哥萨克人的艺术,那就是哥萨克坚毅和乐观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哥萨克这个族群,那就是世界文化人类史上天才而奇特的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