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靖知道张绣既有考校之意,也有好奇心,于是微微一笑,说道:“大将军麾下赵子龙、黄汉升、太史子义、马孟起、庞令明皆世之虎将,天下能挡者寥寥。而徐公明、张文远以及徐荣、高顺等勇力虽不如前面几人,但论指挥大军作战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有郝伯道、郭伯济、马慎之等后起之秀,大将军手下将帅皆全,勇力冠绝天下。”
顿了一顿,许靖继续说道:“大将军手下文臣,贾文和、庞士元以及法孝直堪称世之奇才,另外陈公台、杨义山、成公英等亦一时俊杰。钟元常、诸葛子瑜等可为大将军之萧何,如此文武兼备,大将军手下自然是人才济济。”
张绣听得,哈哈一笑,说道:“文休公缪赞了,他们虽有才,但本将治下之地极多,如今又新得益州一地,却是需贤才极多。文休公在益州多年,不知益州中有何才俊?”
许靖低头想了想,说道:“益州才俊,当是以张永年,黄公衡二人为首,不过张永年已经至荆州请兵入蜀,黄公衡对大将军不满,恐怕不肯出仕。”
张绣也知道张松和黄权有才,不过这二人比较麻烦,张松已经离开益州就不说了,这黄权自从自己大军进城之后,几次传召都是托病不出,闭门在家,张绣也拿他没有办法。笑了笑,继续问道:“除此二人外,不知益州尚有何才俊?”
许靖以目光扫向秦宓,笑道:“大将军眼前不是有一贤才了吗?”
张绣哈哈一笑道:“子敕有才,本将自知,自会大用。不过本将不怕贤才多,只怕贤才不够!”说完双目望着许靖。
许靖毕竟是见惯风雨的人,听得之后笑道:“大将军求才若渴,靖自然大力举荐。成都县令董和,字幼宰,精通政略,治政不亚于大将军手下诸葛子瑜;犍为南安人费诗,字公举,直言善辩,有治一郡之才;义阳新野人邓芝,字伯苗,入蜀来投未受重用,其能言善辩,可堪大用;建宁人李恢,字德昂,郡中小吏,但其识大体,明事理,可堪大用。另外尚有董和之子董允,虽尚是少年,但自小聪颖,全城皆知,稍加培养日后之能不次于乃父,董和府中另有一少年,年岁与董允相仿,名曰费祎,聪颖与董允相比亦分毫不差,而其德更在董允之上。”
张绣听完许靖的话,心中大喜,董和、费诗、邓芝、李恢加上秦宓还有尚在长安钟繇手下任职的石韬三人,张绣手下的得力文臣一下子增加了八人,加上许靖这个老头子和准备要去劝服的黄权等任,张绣手下的文臣就不再成为他的软肋,每逢关键时刻都是无人可用了。而且许靖这推荐还买大送小,推荐一个董和,连他儿子历史上备受诸葛亮称赞的贤臣董允以及不知为何会寄住在董和家中的费祎也送了上来,历史上这两人的治政之才都不次于钟繇。
说到董允、费祎的时候,张绣又想到了历史上蜀汉后期的名将王平、张翼、张嶷都是益州人,此时应该也跟董允、费祎差不多大小,若是将他们接来,送进长安学宫的内院中学习,几年之后这些少年就可以用了。
想到这里,张绣欣喜地说道:“孝直,且将文休公方才所荐之人都一一传召来,另外考校一下董允、费祎,若是聪颖好学,可接到长安学宫处由大师教授。”
法正听得,点头应诺。
蜀郡太守府前厅,张绣坐在主位之上,却是益州刺史府还为刘璋所住,张绣也不便占去,于是便住在了蜀郡太守府中。
厅中武将一边黄忠、太史慈、徐荣三将以及成都降将杨怀、高沛,文官一边则有法正和从汉中急赶来的李儒以及新降的许靖、秦宓、董和、邓芝、费诗、李恢六人,至于黄权、王累以及王甫等人任由张绣如何传召,都只是托病闭门不出。
这些新降张绣的人中,杨怀、高沛是见到大势已去,便随大流投降,许靖则是最先要投降,同时也是他主理投降之事,秦宓则是许靖助手,这二人也算是看到大势难挡,决定投降的。至于董和、邓芝、费诗、李恢原本在刘璋手下不受重用,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但张绣在许靖的推荐下,立即将四人传召过来,四人都是聪明之辈,一听之下自然知道张绣会重用他们,当进得厅中,见到只有寥寥几人,但不是张绣的心腹大将就是原本刘璋手下的权位不轻的人,一看之下就明白自己这次可算是真正要平步青云了。这可算是知遇之恩了,因此这四人怀着感激的心情落座。
主位之上,张绣望着新投的众人,心中欢喜,微笑道:“如今益州北部几定,然南面尚未定下。杨怀、高沛,汝二人为蜀人,熟悉地理,本将命汝二人领一万兵卒,攻取益州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