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页

皇甫嵩便利用这样的机会,在有余力整修长城城墙的基础上,依托长城补给开始对草原进行堡垒式推进,一个连一个的棱堡往草原里修筑进去。

每个棱堡里都部署了跟鲜卑有血仇、敢于牺牲的、拿自己一条命换鲜卑人十条命的弩兵,他们手持军备部兵工厂标准化作业造出来的大黄三射弩,射程五百步,一次发射三只箭矢,在东汉初期曾作为长城戍卫部队的标准装备配发过,让北匈奴闻风丧胆,不过后来东汉武备松弛,制作工艺失传,但在天才工匠郑浑、马钧的研究下,制作工艺更加精良,威力比之前更为强劲。

随着军事工艺的进步,箭头的材料也由黄铜进步到了精铁,刻有血槽的三棱箭头就已经被大量使用,被胡人畏惧了四百多年的强弩,并不仅仅是因为弓弦拉力大,更是因为三棱箭头的穿透伤和放血效果是顶尖的,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止血包扎很困难,即便到了后世,在大量现代医学技术面前这依然是一种棘手的外科伤口,更别说这东汉末年,基本上棱堡上弩兵的一次发射绝对可以射死一个鲜卑骑兵,像鞠义的先登士那样的精锐弩兵完全可以做到一发而射死三个鲜卑骑兵。

西部鲜卑跟乌孙人结成抗汉的松散联盟,差不多有七八十万部众,控弦之士将近十五万,却不敢轻易来长城附近的棱堡下面晃悠,他们太害怕汉军的强弩了。

他们更害怕的是汉军的战斗意志,在他们伟大领袖大司马吕布的精神指引下,他们每个人都视死如归。

吕布特别为镇守边疆抗击胡人的大汉将士们写了一首诗:“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首《白马篇》激励了无数守卫边疆的大汉将士,他们对抗胡人的意志延续了汉武帝时期的荣光,个个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首诗吕布毫无心理障碍地写给了守卫边疆的大汉将士,先是用学自钟繇的工正楷书写好,发往边疆,边疆要塞上都刻有《白马篇》,大汉日报上也刊登了《白马篇》。

而在大司马府里,吕布抱着怀里的曹植,笑着对卞玉儿说:“娘子,不知道咱们植儿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诗人?”

第758章 疯狂的想法

天子刘辩端坐在龙椅上,托着腮帮子,饶有兴致地看着马钧这些发明。

刘辩一直以来对政治都非常不感兴趣,反而对这种奇技淫巧特别感兴趣,他的皇帝生涯里除了每天炼丹服丹之外,最大的兴趣就是像鲁班一样做个伟大的木匠,能做出在天空中飞翔的木鸟,对于马钧能够做出指南车,刘辩是非常地羡慕嫉妒恨,因为他尝试过好几次,都没做出来。

不过,天子刘辩虽然喜好这些奇技淫巧,但他喜欢俊美的男子,对五官平常甚至近乎丑陋的马钧没有任何兴趣,所以没有给马钧亲自授爵。

对天子刘辩在性取向方面的问题,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刘汉皇室在那方面一向都是很混乱的,一向都有“烂汉脏唐”的说法。他们的开国皇帝刘邦不仅十分好女色,还是个同性恋,或者说双性恋,他的男宠据说叫籍孺,刘邦经常与他同寝共枕,此后汉文帝有邓通,汉武帝有韩嫣,汉哀帝有董贤,在两汉二十五个个刘姓帝王中,就有十个皇帝有男宠,至于其他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当然,男宠也不止一个,例如汉武帝这个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既然刘辩懒得起身为马钧授予爵位,吕布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自然当仁不让,其实吕布也不想把这个拉拢麾下科技精英的机会让给已经纯属废物摆设的少帝刘辩。

吕布身着大司马的飞虎袍服,珍重地在马钧的胸前挂上二等乡侯的银质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