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朗很早说过,用事实说话。俺们不胡来,将报告一一察看,复杂的看不懂,但简单的能看懂,所有诊断结果都有十个大字,近来六脉平和,体内无疾。

再联想到前几次皇上奇怪的及时生病,所有大臣们一个个暴跳如雷,就差一点骂赵曙是一个畜牲。群情汹涌之下,赵曙勉其为难,终于走出前台。到了这时候,许多大臣也就想到赵祯一生。太苦了,生母未见面,儿子女儿一个个地死,唯一看到长女出嫁,还碰到一个恶婆婆,身后事更是一塌糊涂,群臣皆嚎啕大哭。

赵曙来到,要山呼万岁的,一个个将泪水拭去,然后带着气愤看着赵曙,诸臣再一次跳了起来。

全部在哭泣悲伤,就算心中不伤感的,同样也在假装地难过干嚎,然而赵曙此时一滴眼泪也没有,站在赵祯灵柩前,化作一个智者在做平静的思考。

群臣大哗,都知道你不是亲生的,可没有皇上,凭借你那个老妈子,能有今天吗?这是指赵曙的幸运,景祐二年,赵祯久无子,大臣提议从宗室子弟里抱一个孩子先行寄养。

一个是自幼抚养能有感情,第二个以防万一,当然当时说得十分隐晦,第三是看看能不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赵祯也听从了,派了内夫人去了赵允让家中。赵允让曾经在内宫寄养过,然后才有了赵祯,并且儿子多,有二十八个儿子。有公的一面,有私的一面,也有一份期盼。赵允让哭笑不得,不敢拒旨,将儿子一起喊出来,结果内夫人一个也没看中。正要离开时,忽然看到一个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吸引了内夫人的注意。

这就是赵宗实,因为生母地位贱,赵允让根本未让赵宗实参加。但却让内夫人中意了。实际很简单,其母越贱,越容易感谢皇恩。真的很感了。

后来引蛋成功,一个个孩子出来,赵宗实又被送了回去,过了几年,赵祯儿子一个个死了,又重接回内宫,赵祯与曹太后还亲自为赵十三与高滔滔主持了婚礼。

也就是赵祯对赵宗实真的不薄。没有这一挑,赵宗实长大以后,算什么,恐怕地位还不及郑朗家的两个养子!

司马光抚着胸口,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大不孝的人,特别是他,也有养子,气得身体打着冷颤儿。其他的大臣多好不到哪儿去。不但气,气得这时候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第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

韩琦浑身在打冷战,不是气的,而是急的。

其实这时赵曙的地位并没有平稳,如果做得太过份,自上而下,自内而外一起反对赵曙,改换新君不是不可能,莫要忘记了,宗室子弟不知凡几,就是宋太宗这一脉宗字辈后代,就有好几十个人。其中有文学见长的,有孝道见长的,有精明强干见长的,有温厚见长的,有聪明过人见长的,想要什么样的人选找不到?

换一个皇帝问题也不要紧,难道汉朝换了汉宣帝汉朝就衰败了吗?

关健那时候必然要重新清洗结算,为什么这个赵曙能上位,找来找去,自己下场就惨了。脑袋瓜子灵机一动,发明了一词,人君死了,祭祀时新君与大佬皆要哭泣,叫无时不哭,最好得象郑朗那样,半夜白头,那才叫忠诚。但新词叫卒哭,也就是只要到场就行了,哭不哭随你。当然,赵曙一旦死了,所有大佬们肯定欢喜的,大家一起卒哭吧。他不会出面,是吕夏卿的提议。许多大臣听到这个新名词,一起感到愤怒,但怎么办呢,难道将皇上活活掐死?或者对韩琦与他们的亲信来一场群殴?

赵曙哭不哭不管,赵祯灵柩要下葬,这个日期是不能更改,那一天下葬,皆是天文官严格选定出来的。銮驾浩浩荡荡地出了京城,押着赵祯灵柩来到永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