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税收若经营好,比圩田所得更多。
数量不多,但每一个圩都是巨圩,几个圈子画下来,几乎一半多湖泽圈了进去。
八个大圩都是联圩并圩,将无数个已筑好的小圩圈进去。
这是郑朗的想法,若再过五十年,这想法不稀奇了,可在现在,几十名官吏们全部目瞪口呆。
好处还是有的,郑朗之所以看重它是不是处女地,正是因为比较容易合理的勾画,再过五十年来,圈得一塌糊涂,难道提前上演一场强拆?
所选的每一圩,也是比较科学的选址。而且圩大防汛抗洪力量集中,出事率少。
但这些官吏们不知道啊。
郑朗问:“又有什么问题?”
“不能出事……”汪县令继续哆嗦地说。
这些圩区芜、湖县占据着百分之六十的面积,小圩破掉,偶尔淹死几个老百姓也就算了,若是这样的大圩破掉,后果自己怎么能负担起来?俺们只是同进士出身的,不是你,是状元公,从哪儿跌倒还能从哪儿爬起来,一旦出事,我一辈子仕途算到头哪。
“若是堤高一丈二尺,宽六丈呢?或者更高更宽呢?”是史上万春圩的标准尺寸,一丈不是三米三三,而是三米一六,这个高度与宽度也不标准,高地处有这个高度足够了,低洼处纵然高一丈五,还会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
宽度也是如此,比如为了迁就湖泊,圩堤挪出来,产生不规则形,正好有一股河流直冲而来,对着尖角处,圩堤容易受压,必须加宽护堤以及圩堤主堤本身的厚度。
因此郑朗说了一句更高更宽。
汪县令不能回答,此时太平州存在着许多小圩,皆是私圩,有一个两丈宽就不错啦,好坚固的圩堤!
“诸位若是害怕,这件事,只好由我与赵通判负责。但我要提前说一下,一旦这么多大圩圈起来,新拓耕地有可能达到四千多顷,五千顷。一年会产米一百多万石,二十税三,能得二十万石粮食,菰蒲桑枲之利也有税务,几百万钱总归有的。”
又是仿照史上万春圩收益计算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