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秦先生和他的剑 又生 1204 字 2022-11-11

“火候”越高,水滴速度越快,有经验的炼坊工师,光凭这个迹象,就能预估出炉膛内部的温度。然而,判断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学会操控“火候”的升降。

越往前走,水滴渐渐变成了水线,前方的出口泛着红色的光,隐约有哔啵声。

这是“迎水”的先兆,石狐子心跳得厉害,不自觉加快脚步,呼吸也有些喘。

炼坊虽然也称坊,但其实是一个设计极其精密,近乎于密闭的仓室。它的墙体厚实,内壁被打磨得异常光滑,堪比珠玉,外界的空气只能从每个炉位所对应的上下两风道进入,而气流的速度和温度,都会在入口阀门处受到预先的控制。

迎水,意味着那些闷在炉子底下的木炭已经到达稳定燃烧的火候,可以散堆成片,不再需要鼓大风助燃。这是标志着熔炼正式开始的大喜事。

石狐子来得刚刚好,一爬出地道的小口子,便听见了一串熟悉而热闹的喊声。

“一组,迎水!”

“三组,迎水!”

“五六组,迎水!”

数百人齐声喊出的口令气势极强,石狐子耳朵一震,面前就是壮观的营地。

巨大的丹砂朱雀盘旋在仓顶,它的羽翼庇护着百口浑圆而厚重的坩埚。锅炉顶部三个透光的孔里,迸射出浓郁动人的红光,“呲”,就像雏鸟啄破了蛋壳。

工师迅速停止鼓风,就像朱雀收起了翅膀,紧接着,一百根拨火云梯同时伸进气孔,把黑炭推平,草虫炭推匀,轻轻地扰动着那上面尚且还安静沉睡的合金。

一个炉子的“火候”,对应有“五色”,每隔一个计漏调整一次,以确保火候均匀标准。分别是控制炉顶烟气进出的“洞天”,控制炉壁嵌金数量的“黑石”,控制湿度的“白沙”,控制炉底进风量的“木风”,控制炭金距离的“云梯”。

执掌坩埚炉子的工师称为“炉正”,而在观台指挥炉正的,称为“风火令”。

在这漫长的征程中,师工、雇工、刑徒、官奴婢、士卒不分阴阳,不分贵贱,一切的一切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用最精准的火候,熔炼出适合浇铸的合金液体。

在这里,风火令就是天子。

石狐子动作灵活,一下子就钻过人群,站到了悬挂水袋的墙边。为方便观察火候,坊内没有任何的火把和烛盏,此刻,全坊沉浸在正红色的饱满的光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