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士彟的官职,他一个月的俸禄,其实就八千钱,也是就八贯,一年下来,加上俸料三百七十石,加上九百亩职田,其实他的全部合法收入,也不过两百四十贯钱,不过唐朝的钱比后世的人民币值钱多了,三品官员的俸禄,对比人民币大约是一百零一万六千块。
可是陈应居然给一等匠师,开出六百贯的俸禄,这可是相当于后世人民币两百五十万元(本文算法,采取论坛平均值,既唐朝贞观年间,铜钱一贯,约合人民币四千二百四十八块)。
陈应给工匠开出这么高的工资,其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时代的钢铁卖的价格太高了,一斤高炭钢,可以卖两百文,约合人民币八百多块,这个时代的钢铁价格高得吓人了。开出这样的高薪,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薪水本来就高。
以中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薪水计算,他们平均工资还真不高,大约八千块上下,可是架不住人家奖金高,年收入二十万+
李渊听到这话,都不知道怎么说陈应了。
你丫一个工匠开出比当朝一品大员的俸禄高出一倍的薪水,这个消息要是真传扬出来,还不闹翻天?
s:不好意思,有点晚,太晚了,写着写着,老程睡着了。到现在刚刚写好,非常抱歉!
第二十章陈驸马舌战群儒(一更)
第二十章陈驸马舌战群儒(一更)
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人,永远是收入最高的一部分人。在陈应原本的工坊中,六个一等匠师每个每年年俸六百贯,十三名二等匠师年俸四百贯,外加三等匠师四十七人,年俸禄二百贯。
他们六十六个人,就可以拿到一万八千两百贯。
一等匠士每年年俸禄一百贯,二等匠士年俸禄八十贯,而三等匠士年俸则五十贯。一等匠工年俸三十贯,二等匠工年俸二十贯。三等匠工,年俸仅十贯。
然而四千三百余名将工,一年俸禄差不多是四万三千贯出头,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小。李渊在这个时候,才感觉陈应的这些钢铁产业有些烫手。
读书人苦读数年,又在宫中或者州县做几年掾吏,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县令长,前前后后需要十多年时间。然而正七品县令,一年所有的俸禄、俸料、职工、差役钱和各种福利,全部加在一起,如果不贪污受贿,他们能拿到的俸禄,折合三十五贯左右,约合后世人民币十五万左右。
这个收入水平,在唐朝绝对不能算低了。可是一个堂堂正七品县令长的俸禄,仅仅与一等匠工持平。一个目不识丁的粗汉,在工坊勤勤恳恳工作年满三年,只要不犯大错,就可以升成一等匠工,然而从九品的将士郎,要想升为正七品的朝请郎,哪怕每三年一磨戡,每次考评都是上优,每一次可以官升一级,可是从九品,升为正七品朝请郎,则需要三十三年。
也有就是说,很多官员的仕途,将止步于正七品这个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