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感叹道:“如果是这么简单就好喽。记着,一定要模仿凌敬的笔迹。”
李世民道:“可以,是可以,不过,我有一个请求!”
李渊淡淡一笑道:“知道,在秦王府给你修一座一模一样的池子。”
李世民摇摇头:“不是,是秦琼和程知节,他们两个救过我的命,我答应过他们了,一定要给他们一场富贵,阿爹赐他们一个官吧,不用多大,四品官就行。”
“四品官?呵呵”李渊负手离去,冷冷的传来一句话道:“二郎,官职乃国之重器,岂得轻授?”
李世民道:“阿爹,你要是不帮我这个忙,我以后怎么还有脸出去见人?你也不想我失信于人吧?要不,您给他们联一个,闲职也行要不然就把秦琼外放,放到相州当总管。程知节,外放到潞州当总管。”
李渊越来越远,等到消失不见,轻漂漂的声音传来:“朕考虑考虑再决定!”
s:今天回来有些晚,还有一更,要晚一些。
第十九章语不惊人死不休(二更)
第十九章语不惊人死不休
“考虑考虑”的潜台词,就是不予考虑。听到这个话,李世民非常失望。随着洛阳大败,李世民虽然没有处罚,可是却没有升官。特别是秦琼、程知节、谢映登、牛俊达等瓦岗旧将的投降,让李世民非常为难。
因为,李世民暂时被剥夺了军职,只剩下一个挂名的尚书令,至于天策上将这个名号,差不多就等于原本陈应的冠军大将军,只是一个武散官虚衔,并没有实际的要务。那么问题来了,秦琼、程知节、牛俊达等诸将如何安排,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个组织也好,一个集团也罢,所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共同的理念,最为关键的还是利益。没有足够的利益,也没有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如今东宫可谓是风光无限,一下子升上来罗士信、张士贵、张怀威、段志感、冯立、魏文忠、薛万彻、杨文干等八个从三品武将。从三品武官,在这个时候,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省军区正职级别,整个大唐满打满算也不是三十六位,然而,东宫一下子就涌上来了八个人。更何况还有十六卫大将军级别的正三品武职,如陈应、罗艺。
从兵权方面考虑,东宫如今直接掌握或间接掌握的兵权,已经超过了大唐的三分之一。原本秦王府在朝廷文官方便,几乎是一片空白,哪怕褚遂良、褚亮、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秘书郎、秘阁、其他人员态度都是摇摆不定,一旦这个难关过不去,李世民就玄了。
什么理想,什么兼济天下,什么匡复社稷,什么为了天下苍生,这都是虚的。只有切实的利益,这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没有足够的利益,整个团体和组织的人心就会散掉,同理,人心如果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