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七国八王者何焉?此汉晋无议政之肇,议政非科举之议,乃王公之议、贵人之议、贵族之议,尤重国人与三老之议也。公室、卿、大夫贵人也。士贵人庶子,贵族也。国人王民也,为国服戎,君命国基也。三老乡贤,黎苗之长,戎事之附也。
昔周武穆诸王有三老国人议政,制衡贵人于内,扫荡东方于外,国人争相效王命,以军役为荣,三老征赋于王野,用度具足,天下咸乐,虽昆仑、肃慎不敢不朝于镐。至周厉其政衰,宣、幽视国人三老如仇寇,遂有迁洛之变。
其后,此政益衰,历春秋战国,时有孔孟兴儒欲复其制,终至而亡,再未闻神州有四百年之朝代。
议政既无,封建难存,存则王祸。至本朝,太祖置塞君,高瞻远瞩,欲效商周。然塞君无封建、议政所制,王与塞君竞向敌视,遂成大乱,宣德后,此政乃亡。如此何,实刘基李善长庸人也,识皮毛而不知其理;解、胡、三杨刀笔吏尔,因噎废食,媚主求进,才不配位,具不足以称士。及至今日,数万女真蛮夷,竟无健儿可当,北地沦丧,泣兮哀兮。”
文华殿内,朱慈烺的眼睛似闭非闭,抱着胳臂坐在椅子上,听着翰林学士毕酒城一字一句朗诵着纪坤、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四人联名所上的《谏封建议政疏》。
纪坤、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四位这次一共上了两份建议书,其中一份建议书是提朱慈烺解决粮食问题的。提出了用“借粮抵赋”的办法向东南和湖南的地主筹集大米,以应对燃眉之急。而这份《谏封建议政疏》名义上则的配合“借粮”的——用“议政”和“议税”(议田税)之权,作为“借粮”的保证。
同时,纪坤、黄宗羲等人,还希望用“封建议政”的办法,去议出一套封建法度——可以参加议政的不仅是东南、湖广的地主,也包括其他什么人,那些拥兵据地的军阀也可以参加,大家一起商量着怎么搞好大明朝封建主义……
第0549章 我们不是要饭的,我们是吃大户的!
你们这帮封建余孽还想民主?
朱慈烺面子上还保持着平静,心里面却早就开骂了。他当然不是反对民主了……他在后世是70后,成长的年代正好是西方自由世界最牛逼的时代,所以他并不认为民主不好。
但是在他看来,就南明的这帮士大夫根本不配有民主!
现在已经是西历的1646年了,如果不是他朱慈烺牛逼,扬州人纪坤多半被多铎的清兵打死在扬州城了!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好一点,还在东西奔走忙着抗清,但是也没有什么卵用,最后还不是大清一统天下了?
你们连几万个八旗鞑子都砍不死,还想用两千万石大米换什么议政、议税之权……你们这帮人啥时候能扛着火枪去和毛子排队枪毙,什么时候能驾着炮舰去和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争夺世界海权,再来说这事儿吧!
到那时候,谁当大明皇上都不敢不答应了……
不过朱慈烺也不会治他们四个人罪,他是个讲道理的太子爷,这一点黄宗羲还看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