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个生员举子都只爱八股,很多人对杂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只要太学里有专门教授杂学的,相信会有不少人投入宋应星的门下。
方以智和陈子龙也是教师的绝佳人选,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当官太可惜了,国子监才是他们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传播出去的最好渠道。
崇祯本打算将自己看好的这几个人安排到皇庄里,去教授那些孤儿。
后世有句话,在白纸上才可以画出最好的画。
可后来崇祯放弃了。
这些人都相当于大学教授一级的,你安排人家去给不识字的孩童开蒙,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吗?
王阳明一派的徒子徒孙中也有不少杰出的人才,到时遣锦衣卫南下查访后请来就行。能将阳明先生的学说广为传播,相信每人会拒绝这个诱惑。
至于后世鼎鼎大名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现在都太年轻,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没完全形成,其学说尚在胎中;何况黄、王二人俱是东林一脉,崇祯对此抱有很深的戒心。
遥远的欧洲现在虽还不算强盛,但各种开挂式的创新已经露出了苗头,很多人才慢慢开始崭露头角,但在本国之内还未引起很高的重视。
崇祯已给郑芝龙下旨,命其从数万里外的泰西之地来大明的商船中悬赏重金寻求人才。但凡在泰西各国有名气的人物及其著作、实物,一旦来到大明,朝廷会即刻给与贵族头衔和每年五千两银子的薪酬,其产品专利的付费使用将得到大明朝廷的保护;只要有人能说动这些人才前来大明定居或游学的,每引进一人便赏引荐人白银三千两,其在大明的商务活动更会得到诸多优惠。
崇祯知道这个时代大名的所有人并不知道什么叫专利权,所以他在旨意中嘱咐郑芝龙,这一条一定要给泰西商人交代清楚,不可遗漏。
现在的西方正是科技爆炸的世代,许许多多天才正在脱颖而出。崇祯虽不清楚这个时期的西方科技巨匠的姓名,但广撒网多捕鱼还是可行的,哪怕花费三万两引进十个人中有一个是人才,其随后产生的价值就是无法估量的。
给人才开出的薪酬非常具有吸引力,更能打动他们的相信应该是贵族的头衔,在名利的双重诱惑下,应该能成功吧。
后世有句口号非常有道理,人才最重要,财富也是靠人才创造出来的。
这都是未知的事了,虽然赏格发下,但能不能成还要看天意。现在先把国子监重整再说,人才可以慢慢查访,重要的是将要施行的措施。
于是崇祯开口道:“国子监作为大明最高学府,乃是为国聚材之地,不可使其荒废!朕打算兴利除弊,重兴太学!诸卿家子弟皆可入学!各省举子会试落榜后需留在太学三年,接受名师指点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