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林延潮已经辞官,可以不甚重视这些区区虚名,但我能够不提,你却不能不写啊。我可以不要这份殊荣,你却不能不向朝廷表彰啊。
自己没有在倭寇之事上给赵参鲁出谋划策,结果赵参鲁就没有上奏自己的功绩,显然是看在自己不可能起复了。
这边天子将自己漕运总督给否掉,那边赵参鲁就已经看出风头,敢在这件事上报复自己。
两件事倒是合在一起,却是有些搅扰自己的心境。
尽管如此,但在赈灾事宜上,林延潮仍是出钱出力,没有因为赵参鲁此举而改变自己的做法。赈灾是为自己家乡父老办事,又不是为了赵参鲁,以及天子的褒奖才办的。
不过尽管林延潮尽心如此,大伯却渐渐有了些微词,觉得为何林延潮拿家里的公中来赈济这些老百姓,在朝廷那边又没有落了好处,如此不是亏本买卖吗?大伯当然不敢当着林延潮的面直说,但话总是传入了林延潮耳中。
倒是三叔能识大体,还拿自己店铺里的钱来贴补。
赈济之事事毕后,林延潮见书院的事也上了轨道,于是也就彻底清闲下来,不知不觉间夏去秋来,这日林延潮一人走了十几里去北郊林阳寺寺庙那访旧友。
这位旧友不是别人,正是林延潮年少时的好友龚子楠。
好友再度相见,林延潮几乎已是认不出这位已是剃度的僧人,是自己多年好友的。
龚子楠见林延潮后双手合十道:“贫僧古月见过部堂大人。”
林延潮亦是回礼道:“大师……久违了。”
无数话哽在喉咙,不知从何说起。
龚子楠笑了笑道:“部堂远道而来,请让贫僧为你斟茶。”
“好。”
当即龚子楠引林延潮入寺坐下然后亲自给林延潮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