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页

此时梅塞施密特博士的野心昭然若揭——空军、舰载两个市场他要通吃!6月份时,bf-一百零七舰载版在北海号上起降成功,不过因为舰载型重量略重的缘故,最大速度少了近45公里小时,最大航程少了100多公里。但即便这样,也显示了不错的运用能力。

根据霍夫曼的理解,ta-183的数据和性能超过了历史上的米格15,bf-一百零七的实验水平超过了米格17最初型的水平,接近于米格-17f。如果bf-一百零七能够在1947年正式服役的话,哪怕德国一点也不进步,在未来5年内可以牢牢压住f-848689等系列飞机,至于俄国人的那些米格,霍夫曼不知道在没有英国发动机的支援下,斯大林还能不能拿出来。

虽然成绩喜人,但霍夫曼还是提出了进一步改进需求:第一,必须加装先进雷达,两侧进气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装好雷达;第二,必须加装空空、空地导弹火控模块,ta-183就算了,但bf-一百零七必须具备;第三,必须换装新发动机,实现超音速飞行——现有bf-一百零七在个别试验时可以突破音障,但很不稳定,飞行姿态不稳,探索超音速飞行能力需要从材料、布局、设计到理论的全面创新;第四,必须准备与地面数据控制链相结合。

这4个需求没有一个需求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梅塞施密特博士哀叹几乎要重新设计,施佩尔也不想惯他这个毛病,便以国家利益为理由,告诉他1948年后,有关bf-一百零七的设计图纸、资料和其他专利必须向经过遴选的德国本土战斗机公司开放。据说这条规矩是霍夫曼亲自制定的,那意思很明显,如果你想藏着不肯大步前进,霍夫曼有的是办法用其他人逼迫你前进。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区区几架bf-一百零七并没有引起众人的高度重视,但随后而来的飞机却让所有人掉了一地的眼珠子——因为完全颠覆了传统飞机造型,或者说,更像一片飞翼。

虽然航空界有过对飞翼的探索,不过民众是没有多少见识的,乍看之下还颇为惊人。

霍夫曼当初在军备重整案中下过明确规定,不要搞什么飞碟、飞翼、不对称、双体、前后双发动机等怪异布局,军备部不给钱、不支持。但正如他坚决反对超重型坦克设计,保时捷博士还要偷偷摸摸自己干那样,在航空界也有这样的愣头青,比保时捷博士更进一步的是,他们居然还成功了,这款飞机便是霍顿兄弟造出来的飞机——go-229(空军标准代码ho-229)。

正如美国的约翰·k·诺斯罗普一样,霍顿兄弟也是狂热的飞翼迷,除飞翼外,他们脑袋里空空如也,几乎拿不出什么新的优秀设计,于是不甘寂寞而又别无他路的两兄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在没有军备部支持下自带干粮上路,设计出了go-229,并在哥达飞机厂进行了原型机建造。

由于此时德国已基本胜利在望,所以材料也好,发动机也好,都比历史上要宽裕,型号还是这个型号,但不至于用部分木材代替金属,用蹩脚发动机试验,于是居然在1945年10月份完成了首飞。飞行姿态看上去很怪异,不过依然能成功起降。

对这样的刺头军备部当然要打击,但恰好这时保时捷博士私下研制超重型坦克的事情也暴露,哭笑不得的施佩尔只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将两者都放下。

或许是从超级坦克欺骗案中受到了启发,霍夫曼忽然认为造一下飞翼也没什么不好,不就是几千万马克嘛,现在有钱、有闲还有取之不尽的资源,为什么不探索一把?

于是霍顿兄弟突然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go-229有了正式户口不说,军备部还一口气订购了12架,并表示前期的研发费用会资助一笔。这样一来,ho-229几乎就和bf-一百零七同步发展。

霍顿兄弟虽然在学术上比较执拗,不过为人处世可一点也不傻,他们知道梅塞施密特公司后台硬,绝口不提ho-229是战斗机,一个劲宣称自己是新型轰炸机——顶多是战斗轰炸机,避免直接顶上被人穿小鞋,再加上ho-229的速度才刚刚突破1000公里小时大关,连ta-183的水平也没到,梅塞施密特公司自然不会横加阻挠。

到6月份,ho-229造出了8架逐次改进的原型机,不过也摔了2架,虽然飞行员依靠弹射座椅都安然无恙,但也从证明要操控飞翼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不过战略欺骗嘛,自然是怎么噱头怎么来。

于是在解说员口中,ho-229就变成了极端高大上的东西:“这是划时代的新型喷气战斗机,在速度超过1000公里小时情况下,能携带15吨炸弹飞行超过2500公里,更重要的是,这种特殊的气动结构和材料运用使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雷达波免疫的飞行器诞生了……换而言之就是个不可思议的结果,这是架隐形飞机!说隐形并不是肉眼看不见,而是这架飞机拥有特殊涂层,在漆黑的夜晚会无视一切雷达,依靠16万米的最高升限,悄然无息地抵达目标上空,并依靠德意志最新研制的精确制导弹药,像最高明的剑客那样一击必杀!元首亲自将其命名为: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