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大力推广还引发了雷达革命:原本德国采用的机载雷达探测距离只有5-10公里左右,即便装备专用雷达的夜彩云也不过50公里。晶体管一搬上机载雷达,立即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普通战斗机机载雷达探测距离达到25公里以上,且分量缩小到塞入机头而不会影响气动结构,专用雷达探测侦察机则可达到100公里以上,体积也进一步缩小。
第062章 世界和平(17)
雷达探测距离的增大不仅给夜战带来便利——现在可实施真正的全天候作战,还能引发机载武器革命:上导弹,尤其是空空导弹。相比x4型空空导弹采用线控或被动红外、电磁导引头,这次可以上主动引导雷达了,空军专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新一代喷气战斗机上实现导弹作战。
霍夫曼很嘉许这种探索精神,但列了一条红线:无论如何也不能取消机炮!历史上f4鬼怪只有导弹没有机炮的尴尬他是知道的。
将领们对此表示诧异,他们并没有说要取消机炮,更何况毛瑟公司刚刚才拿出新玩具,新的30k413转膛机炮已验收通过,即将装备各机,这款机炮是在g213(20)k213(30)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力更猛,性能更好。
只有霍夫曼偷着笑,这样一来,无论是法国德发(defa)和英国阿登(aden)机炮肯定就泡汤了——德国没有战败,毛瑟公司当然不会把自己看家拳头产品的技术交出去。k413发展后肯定会成为欧盟标准,为纪念这件事,恶趣味满满的他亲自把新机炮命名为阿登机炮,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为纪念法国战役时阿登森林突破战,没想到元首是为几年没发生过的阿登反击战和永远不可能面世的英国阿登了……
由于雷达的小型化,空军对新一代喷气机的招标要求增加了新内容,要求必须加装雷达,这给设计师们平添了不少难题,因为现在开发的所有机型都是机头进气的,又要在机头加装雷达,又不能过于破坏气动机构,对设计要求的难度就提高了。
霍夫曼在听取汇报后笑道:为什么一定要执拗于机头进气呢?难道就不能两侧进气?
专家们表示他们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两侧进气的发动机效率现在不行。
针对这些问题,霍夫曼特意召开了研讨会,不讨论具体用什么型号,但阐明新的装备思路。
霍夫曼在会上指出:“发动机最终会提上来的,现在喷气发动机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你们在设计时要有适当前瞻——如果不清楚,可以去各公司打听,他们后面埋伏了多少型号,又是什么性能,你们要有跳跃式发展的思路,一点点改进是不良资本家为榨取最大价值的、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前几年我就批判过了。希望包括各位在内的全体专家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
第一,要把最好的东西赶紧拿出来,需要两侧进气就让发动机专家去改,战争时期是先解决有无,考虑产量,和平时期就要考虑性能和质量,而且我敢断言,类似这次大战这样的成千上万架飞机混战的局面再也不可能出现了,今后的飞机将从几十万马克一架迅速攀升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马克一架,空军有个1000架现代化战机就可以称得上世界强国了;
第二,如果你们在欧盟内部招标中没竞争过英法的飞机,那对不起了,连德国市场的份额都可能丢掉——现在可不是战时,不会有很多的生产量,以前订单动不动就是几千,今后可能就是几百甚至几十,市场和订单一丢可能就要10年,你们可以问问那些发动机公司、飞机公司,他们能不能承受10年没有订单的后果?
这方面我尤其要表扬毛瑟公司,他们生产的g213k213本来在欧洲非常领先了,比英国人敝帚自珍的西斯潘诺好得多,但他们没有停滞不前,而是迅速拿出了k413,我敢断定,只要能保持质量并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今后全欧都会通用这个机炮。又比如105坦克炮,试验对比后发现英国人的l7性能最好,那军备部也决定了该炮后续英德共同开发,其他国内所有的105坦克炮全部砍掉,你们想想,这是多大的损失?
不要以为喷气发动机只有我们能造,英国人的喷气发动机也不错,部分液冷航空发动机的水平甚至还超过我们——亏得今后是喷气机的天下,否则如果还是液冷的话,德国飞机基本上都要装军刀发动机了,还有db603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