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页

最拉风、最吸引眼球的是随后进入会场的超级卡车,上面装着硕大无朋的v6v8导弹。

“v8导弹是第三帝国开发的最新弹道导弹,也可以称呼为洲际导弹,最大有效射程6000公里,可直接从柏林打到伊尔库茨克……如果斯大林再敢乱说乱动,我们不介意通过v8火箭把原子弹送给他……”

这句话一说,本来就觉得鄂木斯克距离哈萨克共和国太近的东俄当局立即筹划着迁都,打算将首都从鄂木斯克搬迁到阿穆尔共青城。

在坦克、装甲车、火箭后是各类型自行火炮和轮式突击炮,不过火炮现在显然不是战争焦点,所以众人只惊叹于自行火炮的发展使拖曳式火炮空间越来越小,却忽视了跟在自行火炮方阵中的保障车辆,这些外表看起来像弹药车的保障车辆可不是一般的后勤车,全是根据达姆施塔特系统进一步进化发展的炮瞄雷达系统,换而言之,以前炮击靠人工指引和定位,今后将完全依赖火控雷达。

火控雷达几年前就出现了,最初因为体积庞大只能装载在大型军舰上,现在德国广泛采用以晶体管技术为核心的新电子体系,使雷达体积大大缩小,功率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得普通炮兵团大规模装备火控雷达的成本和难度都降低了,雷达车承担火控任务不但可行而且可以普及。

在电子发展领域,晶体管是霍夫曼一再强调的未来电子设备发展途径,尽管也有专家认为电子管比晶体管更可靠、更耐得住恶劣环境,特别是面对核爆冲击时,晶体管生存性低得多,但霍夫曼还是坚持加快发展晶体管。

他指出不仅电子计算机系统要在未来几年内用晶体管完整替代目前的混用电路,所有雷达系统也要加速换装——这没有商量余地。

至于生存力更强的电子管——专家们说得确实不算错,不过霍夫曼知道这是条邪路,全世界现在就只有德国掌握核武器,德国不用,哪来的核冲击环境?就算将来其他国家有原子弹,也不敢在德国面前比划,双方技术代差差距太大,德国已初步建立了六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还有了洲际导弹,使原子弹具备了初步实战能力,其他国家都还在黑暗中摸索。

而且原子弹并不是德国的终极武器,上个月专家开会时保证,研究进度一切良好,最早在1947年中旬,最晚不超过1948年年底,核聚变炸弹将会面世,起步当量80万吨tnt级。

基于电子技术发展领先这个理由,霍夫曼在斯坦因纳出发前亲自圈定了破坏目标,除匹茨堡的钢铁厂、底特律的汽车公司外,设在匹茨堡的西屋公司(美国首屈一指的电气设备制造商)同样在美国内战中变为一片废墟,所有实验室、试验资料包括很多重要的工程师都完蛋了——当然,干坏事的只能是美国布尔什维克。

霍夫曼只可惜美共不肯流窜到西雅图去,不然借这个机会一口气把波音公司也端了岂不美滋滋?

基于炮兵雷达和火控雷达可通过观察炮弹落点从而校准并控制火力的原理,德国科学家还研究了反炮兵雷达——依靠炮弹落点来反向测定对手火炮的精确位置,不过进展相对缓慢,因为运算速度的制约使机械信号扫描根本跟不上炮弹速度,哪怕最简单、最容易测定的迫击炮炮弹弹道也比较麻烦。但霍夫曼认为这方向是对的,等开发出新一代高速计算机后就可以看到曙光。

目前,楚泽教授领衔的团队最新开发的z7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已突破了每秒1万次,z8z9型电子计算机的规划速度分别是10万次和30万次,同时要求体积和能耗缩小到晶体管和电子管混用电路的z7的一半和三分之一,不普及晶体管根本不可想象。

考虑到晶体管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加上楚泽主管一个公司越来越吃力,在霍夫曼撮合下,楚泽公司、西门子、德律风根公司联合组建了德国计算机公司,日常管理由西门子派遣职业经理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生产,楚泽是技术领袖,而德律风根公司则抓紧探索晶体管的集成化。

霍夫曼自己在这个公司中拥有12的股份,是三大公司后第四大股东,据说估值已超过了6亿马克,哪怕不考虑石油基金,光这笔钱就足够他跻身德国富豪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