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归根到底是光明与黑暗、神圣与反动、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劣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在斗争!
你们输了,不是你们投入力量不足、不是你们耗费资源不够多、更不是你们的将士不英勇,而是你们在为错误的方向、目标和前途在打仗,你们自始至终在为错误的前途而努力,怎么可能赢?”
对元首这段用英语发表的演讲,在录制时戈培尔就表示佩服:杜鲁门政府不是一直宣称“力量悬殊”、“寡不敌众”么?元首也不愿意浪费口舌,干脆另辟奇径,不再和美国人争论谁众谁寡——反正这说不清楚。
我承认以众击寡又怎么样呢?我就承认你英勇无畏又怎么样了呢?
在欧洲你干不过我情有可原,连南美这样的美国后花园你都干不过我,只能说明你们的政府、你们的政治家、你们的将领全是饭桶——当然这结论需要听众自行推导!
至于英勇无畏,看你怎么理解,英勇无畏你都打不过,说明比打仗是没有前途的——大家还是爽爽快快坐下来议和吧。
霍夫曼不是要抹黑、贬低美国社会,不是要将美军将士的努力说得一无是处,更不是要彻底激怒美国人民,他想达到的只有一个目的:激起民众对这场战争的反思、反感,激起民众对政府的反抗和愤怒,煽动民众放弃对抗、和平解决的心思。
长久耗下去对德国也不利!
承认美军进行英勇抵抗有利于消除民众的抵触心理,有利于树立德军更强大的形象——你再英勇又如何,还不是被我灭了。你那不是英勇,是愚蠢!
果然,在停顿间隙,聚集在收音机前的普通民众便开始在心里嘀咕起来:政府说寡不敌众到底是不是又在欺骗我们呢?
接下去的演讲用德语先行发表,然后再配上英语翻译。
第004章 美利坚的前途(4)
“……乔治·巴顿将军阵亡了、小西奥多·罗斯福将军阵亡了,另外还有近4万美军官兵伤亡,杜鲁门政权和华盛顿的新闻媒体将他们包装成奋战之死的英雄。
这点我不反对,大多数美国官兵在作战时很勇敢、很机智,给我军造成了不少麻烦,特别像巴顿这位资深将军,是我们非常尊敬、重视的对手。非洲战役时期,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收拢了一批残兵败将并他们组织起来投入战斗,在巴西战役时期,面临我军合围的高压态势,他不但身体力行指挥战斗,在最后时刻还组织突围部队试图为手下寻找一条出路。
很多被俘官兵得知巴顿阵亡的消息都泣不成声,在他们眼中,巴顿是这支军队的灵魂,是这支军队的支柱,代表这支军队最积极向上、最富有活力的形象。
但英勇无畏只是他个人的写照,并不是美军军官的典型,也绝非这个军官团的主流。他与主流军官团格格不入,他经常受人排挤,你们的媒体以前经常曝光巴顿这不行那不好,讽刺他是‘牛仔将军’、‘鲁莽暴躁’、‘青春期从未结束’,几个幸存的警卫甚至透露巴顿一年前差点被免职——原因是因为他认真训练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