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褚遂良诺了一声,就展开帛书念了起来了,写的是《文德皇后哀册文》,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不进书法好,文笔也是相当不错的,这会念得《文德皇后哀册文》,声情并茂,语言词藻考究华丽,总而言之就是写的好,写的妙,写的该赏就完事了。
褚遂良念完了以后,大家都是纷纷鼓掌,都表示褚遂良写的很不错,很能概括长孙皇后功勋卓著的一生。
另外一提,“文德”这个谥号也是有点东西的。
皇后有谥号是从东汉开始的,但直到隋朝,所有的皇后都只有单谥而不是复谥,也就是一个字,只不过史官为了便于区分,才将她们的谥号和皇帝的谥号合在一起。如唐高祖即位的时候,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唐高祖死后合上他的谥号即为“太穆皇后”。而长孙皇后却在逝世后直接被上了复谥“文德”。
根据春秋礼法,单谥为正,双谥非正,在古人看来,只有当单谥不足以道尽逝者的美好品德时,才会用上复谥。所以复谥极为罕见,纵观整个大唐,也就只有以死救全城的刘感,这位忠君死节的烈士被唐高祖李渊赐了复谥“忠壮”,除此之外再没有人有过复谥。
而长孙皇后的“文德”这两个谥号皆为美谥,尤其是“文”这个字。我们认为“文”是最好的谥号,“为美无以尚也”,就算是在美谥里,也没有哪个谥号能比文还要美好。将“文德”二字何用,足见李二对于长孙皇后的喜爱不舍已经无限美好的眷念了。
不过这一套操作下来,下面不少的官员们就寻思了,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是不是皇帝在跟我们暗示呢?还是打算让太子李承乾继位,或者是皇后的其他的儿子继位吗?说道其他的儿子,那当然就是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了啊,其中魏王李泰尤其得宠,最为可能啊!
当然了,除了这两个之外,周王李毅,吴王李恪,也是有可能的啊,尤其是周王李毅,甚至于呼声仅在李承乾之下。
不过到底对于太子之位如何安排,那还全都是看李二怎么选择的了,这皇后之位到底要不要安排上,就很显然是李二的一个态度了。
不过今天肯定是不会表明这个态度的,长孙皇后刚刚去世没多久,皇后的位置,起码还要过个半年才有着落,于情于理都是如此的。
李二那边随后又确定了一些丧葬的琐碎事宜,最后定于两个月后,于九月下葬昭陵。
第九百七十九章 拟诏书
李二说了要葬在昭陵,大臣们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但是具体怎么葬,还是要安排的。
李二那边就说了:长孙皇后临终前,曾经反反复复的拉着朕的手,跟朕说,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朕虽然很想给长孙皇后来个风风光光的大葬,但长孙皇后自从嫁到朕的身边,便一日也不曾贪图享受奢侈,一向勤俭节约,做了后宫的榜样,做了天下人的榜样,朕答应了皇后的要求,所以将作监,你们就以九嵕山为帝陵墓址,因山为陵,凿山石修墓穴的人只需百余人就可,一月内完工,不需要金玉人马器皿等这些东西陪葬,都只用土木形具就可以了。
将作大监在下面诺了一声,百官们也齐声说了一声陛下圣明,这事情也就算彻底定下来了。
不得不说,这样的葬礼已经算是相当的简陋了,除了要依山挖陵之外,剩下的甚至都不如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的陵墓尚且还会放点金银青铜布帛什么的当做陪葬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