蘷安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一层,他光琢磨着石勒招揽裴该之意貌似很迫切,那你不赶紧答应对方的条件,要更待何时啊?这事儿若是成了,自己那一顿鞭子也算没白挨,一个女奴也算没白送,将来若真能与裴该同殿为臣,还能让他记得自己的恩情,相互间有个照应——前提是我昨晚上睡的真不是裴妃……
可是没想到石勒竟然思虑得那么深,还担心裴该欲使离间之计。蘷安不禁伸手挠挠后脑勺,顺着这个思路仔细琢磨了一下,这才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前日裴郎所言,末将以为不为无理。明公从先帝起兵,百战成功,眼看着便要灭晋,等到汉室统一天下,便该考虑子孙太平富贵之事了吧。我听说中国有谚语,‘飞鸟尽,良弓藏’,即便天子恩宠不衰,也要防备刘曜、王弥等人的构陷……”
石勒匆匆一摆手,阻止蘷安继续说下去:“我受先帝宏恩,今天子也倚我为腹心,我终不背汉!”
蘷安说我没劝你背汉啊——“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可害人,也须防为人所害。裴郎终究数世为宦,家学渊源,难道明公将他领上战阵,会有用吗?不如请他分析朝廷局势,设明哲保身的策谋,那应该才是他的长项吧。降石不降汉之语,窃以为用意在此,未必是离间之辞。”
顿了一顿,又再加上一句:“况且明公耳聪目明,心如铁坚,岂会中离间之奸谋?”
石勒不禁暗中叹息,若是孔苌在此,或许能够瞧破裴该的真实想法,蘷安的头脑多少还差着一点儿啊……他拧着眉头又想了一想:“也罢,且带他返回许昌,交于张先生去探查吧。”
第十一章 许昌城
裴该再见裴氏,就不是前回那般木木呆呆只管发愣的样子了,也不管蘷安就在旁边,直接屈膝拜倒,口称“姑母”。裴氏骤然看到他,不禁大惊失色,脱口而出:“文约未能逃走么?”但是随即就注意到了,裴该不再是那天在马厩里的邋遢打扮,而换上了一身洁净的冠服,不禁面色一沉:“难道说,汝最终还是降了胡人么?!”
说着话她就把脸别过去了。裴该挺腰站起来,瞟一眼蘷安,那意思:你先滚吧,让我们姑侄俩说几句悄悄话。蘷安看这情形,多少也有点尴尬,好在原来这老女人才是裴妃,他并没有无意中把裴该得罪死,所以心里还是挺舒坦的,于是“嘿嘿”一笑,对裴氏说:“裴郎专为救王妃,这才愿降我主,休辜负了他一片好意。”随即就转过身,一挑帐帘出去了。
裴该等到帐中只剩下了姑侄两人,这才凑近一些,压低声音对裴氏说:“侄儿怎忍心姑母受辱,故而不得不屈于委蛇耳。”
裴氏紧蹙双眉,用眼角瞥着他,厉声道:“我之荣辱,有何要紧?汝屈身事胡,有何面目再拜祖先?!”
裴该忍不住就一撇嘴:“先父也曾屈事于贾氏……”当初贾南风发动政变,先后诛杀杨骏和司马亮等人,独执朝政,后来又害死了太子司马遹,朝野上下是人人侧目,但裴頠身为侍中,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能仰贾后的鼻息,也不见得就有多光彩了。
裴氏秀目一瞪:“汝这狂悖逆子,竟敢臧否先君?!”
裴该话才出口,就知道会招对方骂,闻言赶紧转圜:“若能使天下得安,想亦不辱于先人也。”裴頠之所以名声没有太臭,就连石勒都崇敬他,是因为他在贾南风的羽翼下,与张华等人齐心协力,还是勉强稳住了朝局不至于彻底崩坏,再加上又不得好死……所以大家伙儿才会给他加点儿同情分啊。我如今也是无奈的举措,只为救你性命——自甘受辱,以救尊长,谁还能说不对吗?关键得看我接下来做些什么,将来盖棺论定,才能确定有没有脸面去地下见祖先哪。
裴氏略略转过脸来,双目如电,紧紧盯着裴该的面孔,沉声问道:“汝果能不墮乃父之志么?”
裴该心说裴頠有啥大志了,我要怂成他那样,还不如直接骂胡找死算了……口中却回答道:“晋文尊攘之先,亦曾赴楚……”同时略略向裴氏使了一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