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要铺开,除了产品过硬,还得广而告之。
杜构本想说咱们家不差那几个钱,后来吧,杜大郎就知道自己太年轻。
图样。
长安城百万人口,东贵西富,那也是跟着标准走的。
杜相公这一套说道很多,首先花费不高,响应了国家号召,“薄葬”之余还勤俭节约;其次麦铁杖是新朝二十年来第一个“神”,神力目前来说很强,全国各大会馆都挨着麦公住,能跟麦公打交道的,必须是有钱人士;最后,皇帝老子刚从辽东浪了两年,符合麦公精神,还悄悄地拍了马屁。
这情况要是长安富豪死到临头,不跟风混个脸熟,等什么呢。
万一皇帝就高兴了?就算皇帝其实没兴趣,反正还赚了口碑不是?
长安城哪个月不要死人?但正经来讲,又有几家是能够大肆操办丧事的?正好借着效仿杜相公的由头,不但省了一大笔开支,面子上还过得去。
只这一点而言,杜如晦对长安城的中青代,绝对是“减负”到位。
丧葬成本降低,对一个家庭而言,本来就是一个“幸事”。长安城这么多人家,哪怕用度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对铁杖庙而言,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总营收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而这笔钱,是要给杜相公的。
当然明面上走账肯定不可能给杜相公抹黑,在中间扮演个中角色的,自然是有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不过二十年的“分红”,足够让整个杜构当场辞官不干,天天在家里吃牛肉吃到死都没问题。
至于其它类似杜相公同款棺材板,相较长安城殡葬业未来二十年的“红利”,毛毛雨,绝对毛毛雨……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沾了一样,便是富可敌国啊。”
燃料、主食、调味料、油水……这些大宗物资,任何一样,都是传世的物业。反而杜如晦临死之前,虽然表面上什么都没有给杜氏子弟留一些,可一场葬礼,便是让杜氏子弟尽数参与到了其中。
这比留多少人脉、多少钱财还要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