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帝与忠于他的大臣,在抗清上的布局,亦被清廷所察觉,时任清廷江西提督的金声恒,便十分畏惧,连忙上书多尔衮道:“奴才细观南明陈兵之势,俨然一常山之蛇,以浙东为首,江西为腹,湖南、广西、云贵为尾,敌畏惧江南满洲,故于东南取守势,而乘奴才江西兵力之单弱,意欲夺路而出,以震动江宁,再者何腾蛟与广东王彦相连,拥重兵于上游,若此二人携大军,以上攻下,夺武昌,下九江,则江西不保,东南半壁亦一鼓而复矣。奴才恳请皇父摄政王,发真满洲兵两万,与奴才合兵一处,由赣南直捣闽广,斩其腰腹,使敌首尾不能相顾,则钱塘可一苇而渡,而后合力平定云贵,一统之业岂不易易哉!”
明清双方都认识到江西在战略上的地位,但隆武帝却无法调动郑芝龙的军队进入江西,万元吉入赣之后,也因为清廷总督江南的大臣洪承畴抽调柯永胜、高进库等部进入江西同金声恒部协同作战,大军直压吉安,而疲于应对,根本没有能力迎隆武帝出闽。
福京城内,皇帝为赣南逐渐恶化的局势而忧心忡忡,几次训令下,郑芝龙不得不派永胜侯郑彩出衫关,援救江西明军,但郑彩到底衫关之后,却再次按兵不动,无论监军给事中张家玉怎样催促,他一概置之不理。
张家玉心中愤慨无比,只得上疏弹劾,隆武帝也只能无奈的再一次消去郑彩的爵位。
大学士黄道周对此不胜愤慨,随于首席大学士左懋第商议之后,决定由左懋第继续留在福京辅佐皇帝,而他则自告奋勇的请命督兵出福建,支援江西,并联络困于徽州大山之中的江天一部义军,设法为朝廷打开局面。
郑芝龙得知消息后,为朝中将少一个与他作对的老臣,而心中大喜,他唯恐黄道周改变主意,立马备好一月钱钱粮,但却不拨一名士卒支援。
黄道周随勉强奏够三千多名士卒,与兵部职方司主事赵士超,一起踏上征途。
临行前,隆武皇帝,手中无兵无粮,只能给黄道周一百多道空白的委任状,让其在沿途自行招募忠义之事,自筹军饷。
被王彦留在福京的王威,看见黄道周手下的兵将,大都是应募而来,缺乏作战经验,而黄道周本人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只是临时看了一些兵书,却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队的经验。
王威久在军中,又随王彦与清军交手,只道清兵的厉害,而黄道周手下的兵马,显然不可能战胜清军,于是他在送别黄道周的时候,向他建议,遣散队伍,只带少数精锐,由小路直接进入赣州,以大学士督师的名义,节制和调动湖广、西南等地的总督、巡抚、总兵,会师进取。
只是黄道周却舍不得手上的三千兵马,认为有总比没有好,便没有采纳王威的建议。
王威见此,心中无奈,只得从忠义营中调拨精兵五百,让为首的百户,千万护住阁老周全。
九月底,黄道周,出仙霞关,欲先救出被清军围困在徽州山中的江天一,但大军进入徽州后,却蒙头转向,直到江天一被清军逼得遁走宁国府,去太湖投陈子龙,他才弄清楚,他的军队与江天一部,不过一山之隔。
解救江天一的计划失败后,黄道周随带兵马转入江西,并一再写信策反清廷的江西提督金声恒,但被其置之不理。
十月初抵达广信,黄道周凭借个人威望,募得三个月兵粮,随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抚州,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但三路皆败。
不久后,清军宁国总兵胡茂祯,池州总兵于永绶,徽州总兵李仲兴、芜湖总兵卜从善,探听道黄道周在婺源县境明堂里下营,随分三路围攻,黄道周部下,损失数千人,余众星散,五百忠义营精兵,护着黄道周且战且逃,但清兵早有准备,三面围攻之下,五百士卒全部战死,黄道周被清军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