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日,多铎领水师至太湖,他以为陈子龙还在湖州,太湖水塞只有吴易与少量义军守卫,随领着大船直扑水寨,却不想陈子龙已经早回一日,而且设下埋伏,以数百艘满载柴草火油的小船突然自芦苇荡中杀出,清军大船无法转向,顿时百船俱焚,清军大败,多铎仓皇逃离太湖。
杭州府境内,鲁王大军虽然得到天地会的消息,但却未能引起重视,甚至前往禀报的天地会义士,都没能见到领军大将,便被打发回去。
不久,博洛大军从西面杀至,本就不占优势的鲁王大军,顿时大败,大将方国安首先败逃,十万人马顿时蹦溃。
这一战下来,鲁王军中被俘虏的副将就有十一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则达到四十八人之众。
在渡江复杭战役失败后,鲁监国政权壮志顿消,基本上转为划江凭险而守,再也没有了进取的决心。
第171章 抗清兵道周殉国
东南之地风起云涌,鲁王起兵复杭州,被清军打得大败之际,福建隆武朝廷内,也因为郑芝龙拥兵自重,挟持朝廷,无意进取,而与有心光复河山的隆武帝,矛盾日渐激化。
皇帝为自入闽以来,未发一兵一卒出闽地与清军作战,眼看着徽州与江西的版图,一点点的落入清廷之手,而悲愤不已。
此时隆武帝与心腹大臣已经达成共识,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脱离郑氏的掌控,否则朝廷将逐步沦为傀儡。
作为一个心怀大志的皇帝,隆武帝已经决议移驾江西赣州,然后视情况而定,如果江西用兵得手,局势稳定,他便可以西连湖南何腾蛟,东接福建郑芝龙,南靠广东王彦,收就近指挥之效。
就算江西作战不利,皇帝还可以西移湖南,南下广东。
湖南、赣南、福建,如一字长蛇,时清军猛攻江西,何也?便是要斩蛇腹,使大明首尾之间,失去联系,所以在乙酉年八月以来,赣南始终都是明清双方激烈争夺之地。
此种情况之下,隆武帝却想要移驾赣州,而不是迁往比较安全的广州,说明皇帝心中的恢复之志,绝非须言,这与另一段历史上的永历帝,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摆脱郑芝龙的控制,皇帝除了下旨,让王彦早日北上之外,也密密与朝臣准备移驾。
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万元吉知陛下心意,随上疏密奏,“赣州居上游,豫章不能仰面而攻,且左为楚,右为闽、浙,背为东粤,足以控制三面,宜驻跸也。”
皇帝见奏大喜,随加万元吉为江西督师,领兵部尚书的虚衔,总督江西诸军,命其离开福京,入驻赣州,为皇帝移驾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