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甩开他和司机搀扶我的手,往下走。他跟上我,问我要不要先去吃点东西,说着扭头看了眼保镖似的跟在我另一边的司机。他说,您想去哪里吃?我说我要想想,司机说了声他先去把车开来就在裤腰上车钥匙噼里啪啦的奏鸣曲中先退场了。
我停下脚步,站定在第三级台阶上,站了好半天,看了眼樊忆川。想好了?他问。我皱着眉捂住了右脸,他大概以为我在扮鬼脸,笑着说,心情这么好?我要去拔牙,我说。什么?他一时没反应过来。我得把智齿拔了,我说,不然我真的会疼死。
[1]电影the half of it 的台词
第25章
我没去拔牙也没去吃饭,用一句听起来不像开玩笑的“逗你玩的”和樊忆川在医院门口分道扬镳。
?我暂时没有自由行动的资格,直接被司机带回了我爸的住处。说是他的住处也不百分百正确,从产权上来说,我住过的绝大部分房子都是他的住处,可是这里真正的住户只是高中时期的楚悉还有我而已。高中毕业了我和他从这里搬出去之后就成了个空房子,没人住,只有保洁每周来打扫卫生。
路上我跟司机说我不想回南城的家。因为房子没人住,就不能称之为房子。一处十几年没人住过的房子,显然不是能让我心情舒适的场所。车依旧沿着当前的路飞驰,离我想回去的家越来越远。司机跟我说,容总在那等您。
前方有个非比寻常的画面即将在我眼前展开——回一个很久没回过的家,见一个也是很久没见到过面的人。
一开门我就听到二楼传来他的声音。来书房,我爸说。我以为看到他我至少会感受到些什么,不至于多强烈,但和没有绝对平静的海面一样,这样的动态是科学的,静止并不真实存在。视线捕捉到他的瞬间我确实怔了一下,这一怔严格说起来与他无关,落点弹回我自己的身上,是从我到他再反到我的折线。
我惊讶于我对我爸的衰老毫无概念,上一次和他见面还是五六年前,这五六年我爸经历的年岁又该是人苍老最明显的几年。
我一认为变老跟死亡一样,都不是连续的曲线,而是有明显突变的阶梯状片段。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五次“换脸”,每一张脸都有标准的名称——婴儿、孩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种变幻不是黑色墨水滴入水中,水从透明一点点变深,而是用顿号把字符隔开的变化,跨过这个符号就是下一个词语,与上一个字没有任何粘连。绝对没有平静的死亡,所谓“走得安详”描述的是旁观者的感受。亲历者从生跨到死走的不是平缓的坡道,而是颠簸的石子路。
只要能呼吸都是活着,不论多么缓慢艰难,而断气是刹那间的动作。与扔东西类似,撒开手的同时物体脱离我进行自由落体。我与物体的关系只有两种模式,拿在手中和彻底分离,不存在中间状态。
甚至世界上所有的变化可能都是缺乏过渡的。宇宙根本没有创造出过渡的桥,于是通过钝化人的感受力来模拟“自然而然”。比如流畅的电影其实是一秒钟几十张照片拼接成的照片集,快到人的眼睛看不出破绽,就可以被称作电影而不是幻灯片。
令我感到错愕的是,我丝毫体会不到我爸的变化不是由于他没有变,而是连用来与现在比较的过往对象我都找不到。那一刻我没有在脑海里搜寻到他以前的模样,仿佛谁把我关于我爸的记忆全部清除了似的。
周六下午去见个人,他打断了我的惊诧,接着发给了我一张照片,对象是他某一个合作伙伴的女儿。说白了就是相亲,大概说包办婚姻更合适。相亲看的是人,准则是我喜不喜欢,我爸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给我找个喜欢的人。
打扮体面一点,他的目光在我身上扫了几下后说道,不要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出去丢人现眼。我盯着地板上他不真切的影子,仔细找到影子里他双眼的位置,盯着站了一会儿,我说,知道了,我想回我之前住的地方,没事我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