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父亲到閤门那里签名画押,徐平便寻思着退朝之后过来请假,不过要想好借口怎么跟父亲说。徐正得到这么一个上朝的机会都宝贝得不得了,如果知道儿子来过一次便请长假,只怕脸色会不好看。
由于没什么正事,文德殿里的早朝乱糟糟的,菜市场一样,来到这里的官员各自找着朋友聊天,哪里还管什么位次。御史台和閤门人员见怪不怪,也懒得弹压,只是来回看着别做出太过火的事情来就好。
按官职徐平应该是在前列,但这里也没几个人认真站朝,徐平只好随着父亲,默默地在文德殿里打盹。
正在徐平云游天外的时候,突然被父亲拍了一下,急忙睁开眼睛。
只见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站在自己面前,满面惊喜:“云行,早听说你这两天要回京城,没想到在这里见到!”
徐平见是自己的同年吴育,急忙行礼:“春卿,你也是回朝述职吗?”
吴育道:“一是述职,再一个是参加今年大科,便在京城里多呆些时间。”
“原来如此。”徐平嘴里应和着,看着吴育,也有些羡慕。
这才是真正有才的人,天圣五年的省元,进士甲科,尤自不满足,还要参加今年的制科。这要不中个三等,还真对不起他这份苦功了。制科与进士科不同,对学识的广度要求特别高,要用特别的学习方法备考,徐平连参加的念头都不敢起。
制科三等就等同于状元待遇,只要入等就相当于进士,天育才是他们天圣五年进士同年的考试专家啊。
第21章 同年
皇上亲政,自然要有些新气象,开制科广求人才便是一项举措。不过这种事情徐平也就只能看看,自己既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精力去参加这种考试。
徐平向吴育介绍了父亲,吴育急忙上前见礼。
徐正是靠捐官入仕,多次机缘巧合才进入这大殿里,跟进士出身的人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见儿子跟同年聊着他们的话题,徐正知趣地告辞,去找自己聊得来的人。
这种前殿早朝,真正前途光明的人都不怎么重视,哪怕是有些官员一向重礼守法,也受不了这里乱糟糟的秩序,大多都是请长假了事。反而是徐正这些,要么捐官,要么依父荫得个闲官的人,将来也看不见前程,才热衷到这里来。他们的交际圈子大多都是普通平民,早朝回去可以漫天吹嘘,抬高自己身份。早朝虽然见不到皇上,每次却可以见到宰辅,对普通百姓那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人物。
徐平和吴育两人挪了挪位次,找个人少的地方,谈起各自这几年的遭遇。